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萬家清潔是我永恆的追求——記鶴礦集團水電熱力公司排水車間王偉
2006-09-20 14:26: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強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0日電 題:萬家清潔是我永恆的追求——記鶴礦集團水電熱力公司王偉

  東北網記者 強銳

  他是一名『城市醫生』,每天為城市清潔辛苦奔波。然而,他卻很少像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那樣,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反而經常引來鄙棄的目光。

  他叫王偉,今年40歲,鶴礦集團水電熱力公司排水車間西山排水站排水班班長。

  每次接到報修,王偉都備好工具,把名簽工工整整地掛在胸前,上面寫著『姓名:王偉,職務:下水工,服務范圍:負責用戶下水維修。』

  他不怕丟面子,因為選擇了這個職業。在他看來,只要用戶理解,社會需要,構建和諧礦區、讓萬家清潔是他永恆的追求。

  師傅讓他堅定了選擇

  1989年8月13日,王偉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從事下水工作。在當時的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首歌:『有勁你就拼命的使,有汗你就盡情地流,如金似玉的好年華,正趕上創業的好時候』。

  上班第一天,王偉懷著激動與喜悅,早早來到單位報道。領導分配他到下水班工作,由崔學富師傅領著乾活。第一次到現場他纔知道,原來下水工就是整天同屎尿打交道。一想到20多歲的大小伙一輩子和屎尿打交道太沒出息,在親戚朋友面前不僅沒面子,而且工資待遇太低,正在王偉彷徨之時,一件事讓他終生難忘:他發現師傅在身患絕癥情況下還貪黑起早,任勞任怨,默默為用戶排懮解難時,王偉的思想上有了轉變,也堅定了他乾一輩子下水工作的信心。

  節假日出勤從來沒要加班費

  1998年6月,勝利街下水乾線堵了,王偉和同事用鍬鎬足足挖了2米多深,纔找到了被堵的地方,挖開後大股的糞便和髒水湧了上來。溝內空氣不暢,又趕上炎熱的6月,惡臭味隨風飄到200米以外。大家用手掏、用桶提,整整乾了一個星期,纔將下水恢復。工友們風趣地對王偉說,完了,這回老婆又不讓上床了。事後,附近居民自發地送去了一面錦旗。

  2000年12月31日上午10點左右,王偉先後接到向陽區兩戶報修電話,一戶是下水堵了,一戶是下水管凍了。他帶著工具先到第一戶家中,用軟線通,用抽子抽都不起作用,只好將下水管打開一個口,用手摳,用軟線疏通,只聽『轟』的一聲,管內的雜物下來了,髒水和糞便從缺口處噴出來,濺了他一臉一身,當他把缺口封好後已是下午2點多鍾,用戶非常感激,要請他到飯店吃飯被他婉言謝絕了。

  接著他又趕到第二家用噴燈烤凍管,從一樓烤到三樓,再從三樓烤到一樓,經過幾個反復,問題終於被他解決了。此時已是萬家燈火,王偉匆匆趕回單位,把濕漉漉的外衣搭在暖氣上,吃了5包方便面,在單位住了一宿,第二天照常工作。13年來,這樣的事情王偉經歷的太多了,從1996年到現在他沒休息過一天,就是節假日出勤,他也從來沒要過加班費,把有限的加班名額讓給了其他同志。

  掏馬葫蘆同樣需要知識

  有人說過,一個掏馬葫蘆不用學習,沒有什麼可探索的。其實錯了,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它的學問和門道。王偉說,乾一行就要愛一行,乾一行就要學一行。下水管道如同人體內的腸道一樣,要布局合理暢通無阻,不能有腸梗堵。憑他多年來的經驗,對下水走向的分析判斷,運用數學和幾何學的原理,有時就能准確判斷出冒水被堵的馬葫蘆的准確位置。

  有一次新一三叉口處冒水,路上污水橫流,周邊住戶的牆根和灶坑都往外冒水。有人說可能是上水管裂了。他到了現場一看,憑多年的經驗,根據下水管道和周圍幾個下水井的位置,馬上准確找到了被堵下水井的位置,用疏通車一打就開了,很快地就把裡邊的雜物掏淨了。

  實踐中使王偉體會到,只要是學到知識就會派上用場。在別人看來,一個下水工人不需要什麼文化,只要會通下水道就行了。其實不然,下水道的走向,馬葫蘆的位置,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這樣既可以縮短搶修時間,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用戶的受害程度,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是新時代職工所具備的基本條件。

  社會上曾流行過一句話叫『理解萬歲』。王偉說,乾這一行的,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別人不理解。構建和諧礦區沒有一個清潔的居住環境不行。一座城市沒有下水工人,那將是家家髒水無處倒、大街上污水橫流。

  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會驕傲地說:『我們是城市的腔腸醫生,哪裡有了「腸」梗堵,哪裡就需要我們去手術、去治療。我們會用實際行動,用我們的真誠與熱情贏得用戶對我們的理解與支持。』

責任編輯:邱士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