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我國繞月工程總設計師冰城揭秘第一顆衛星上天經過
2006-09-21 06:02: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楊茗 劉洋 徐芸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1日電 20日,受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邀請,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來到哈工大,為學生們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80萬民兵看守電線杆

  

  聽說哈工大傑出校友、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來做講座,同學們早早地來到教室,容納500人的階梯教室已座無虛席,連過道裡都站滿了人。18時50分,當孫家棟院士步履輕盈地走進教室時,同學們熱烈鼓掌歡迎。

  67歲的孫家棟院士講述了中國第一顆衛星發射的情況。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終於昇空。這顆昇空的衛星不光凝聚著科學技術人員的心血,它也有普通百姓的功勞。在發射衛星前,為了看守一根重要的電線杆,80萬民兵將方園幾百裡,死死地看守了一個多月。

  衛星與生活密不可分

  

  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成功,到現在前沿的衛星技術,孫家棟院士講得激情澎湃,臺下的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孫家棟院士說,衛星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通過衛星可以觀測到地球表面海洋、陸地、山川的變化。對一些地質變化進行預測,為氣象進行更精確的判斷。他們曾經試驗,把大辣椒、花和其它一些種子用衛星從地球帶到太空。衛星飛回來後,把這些種子再進行培育後發現,從太空『遨游』回來的種子,長出來的辣椒比普通辣椒個頭大,還脆。花長得也更加鮮艷。

  演講結束後,臺下的大學生們踴躍提問,有專業的衛星技術問題,也有當前我國運載火箭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等問題,一系列提問都體現了大學生對國家和對科技的熱愛。孫家棟院士一一回答。他透露,今年下半年我國將發射1到2次的衛星。孫家棟最後勉勵同學們:搞航天需要有永無止境的攀登精神,有志者要努力學習,加入到中國航天事業中來。

  孫家棟簡介

  孫家棟:1929年生,遼寧省復縣人,1948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1951年赴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飛機設計、維修及管理,1958年回國後從事導彈原創工作。2003年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05年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之一。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