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電 作為哈爾濱市的本土產品,『冰燈』掛面走上百姓的餐桌已有20餘年。因其一貫堅持生產標准,保持特有品質,在激烈的競爭中獨自橕起了地產掛面品牌。目前,在哈市97%的糧油店及大型超市銷售網點都能覓到『冰燈』掛面的蹤影,『冰燈』掛面已佔哈市掛面市場30%的市場份額。現狀:一枝獨秀
上世紀80年代,哈爾濱市的掛面生產廠家有20多家,當時賣得好的有『香坊』、『大地』、『777』、『珍珠』等品牌掛面,後來一些生產企業因規模小、設備老化、工藝落後等原因,效益逐年下滑。上世紀90年代末期,山東、河北、上海等地的掛面產品大舉進入哈爾濱市場,效益欠佳的本埠掛面生產企業倒閉的倒閉,轉項的轉項,最後只剩下了兩三家。而『冰燈』掛面則以不含任何添加劑、口感爽滑、麥香味濃郁、不斷條等原因贏得了市民的青睞,在市場衝擊下站穩了腳跟。
在哈爾濱市的沃爾瑪、好又多等大型超市,來自山東、福建、北京、陝西等地的掛面產品擺滿了貨架。在二三十個品牌近百種掛面中,惟一能看到的地產掛面品牌只有『冰燈』。
歷程:夾縫求生
在『冰燈』所有的品種中,價格最高的是248克包裝的火鍋面,零售價為2.20元。這樣的『最高價』在外埠品牌掛面中卻是最低的,因而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購買。
哈爾濱冰燈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掛面廠負責人說,『冰燈』品牌從1988年打出後,就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廠裡每天生產的幾十噸掛面當天銷售一空,做到了產銷平衡。上世紀90年代末期,受外地產品夾擊,『冰燈』掛面銷量下降了7%左右。公司重新制定銷售策略,調整產品結構,以優異的質量和合理的價格參與市場競爭,搶佔銷售市場。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冰燈』品種由最初的七八個,發展到現在的20餘個,並再次達到了產銷平衡。除此之外,在『冰燈』系列產品中,20%的產量銷往了吉林、內蒙古等外埠市場。
戰略:提檔昇級
為了提高產品的檔次,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從今年開始,企業對一些『冰燈』精品掛面進行了塑封包裝,開創了哈市地產掛面包裝的先河,在省內同行業也處於領先地位。『冰燈』產品先後獲得國家及省、市40餘個獎牌,並成為省內同行業惟一獲得國家質量認證的品牌。
哈爾濱冰燈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掛面廠負責人感慨地說,『冰燈』掛面能在外埠掛面行業的夾擊中生存並發展下來,不但與重質量、講信譽有關,還與面向大眾打低價牌的戰略有關。今後,企業還要生產出具有更高營養價值的精品掛面,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繼續橕起地產掛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