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國資委了解到,2004年新一輪改革以來,哈爾濱市已累計完成國企改制1403戶,佔國有企業總數的77%,涉及資產492億元,涉及職工44萬人,完成職工並軌32.8萬人。國有企業改革在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取得突破。全市通過重點企業改制引入投資達26.5億元,轉讓國有資產收益達39.2億元,多數重點工業企業改制取得突破性進展,是2003年哈市實施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以來取得的突出和重大的進展和成果。
重點企業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通過實踐探索,總結運用了運營增值攀強發展、增資擴股戰略重組、跨國重組內外互動等『十大模式』。繼完成哈藥集團增資擴股、哈啤集團股權轉讓、哈量集團跨國重組等戰略改制後,又成功操作了一批重點企業改制。東輕公司實施產權多元化的整體改制,組建國有控股中外合資企業,加快超大規格特種鋁合金板帶材項目建設,預計2008年10月竣工投產達產。哈燃氣化工總公司采取上下游企業同步改制的方式,分別引進國內行業排頭兵企業進入。上游3個企業將被無償劃撥給中煤集團,3年內中煤集團將在哈爾濱形成煤炭生產能力1000萬噸、甲醇200萬噸、烯烴60萬噸的產業規模。下游企業與大慶石油管理局重組合作,3年內哈市城市燃氣氣源將逐步轉換為大慶天然氣。哈釀酒廠將在新廠區建成後搬遷出市區,把提高產能、企業包袱、生產安全隱患、對市區環境污染等問題納入改制改造規劃一並進行解決。
哈標准鉛筆公司結合搬遷改造,兼並了已停產多年的龍江制革廠,既解決了企業搬遷建設用地問題,又盤活了龍江制革廠的閑置資產,在拓寬自身發展空間的同時帶動另一戶企業的改制。哈爾濱水泥廠通過出讓給同行業強勢企業的方式完成改制,不僅盤活了國有資產、妥善安置了職工,而且及時接續了資金鏈,遏制了虧損問題,使產業得到了更大發展,形成多贏局面。
各項配套改革深入推進。哈市把剝離企業辦社會、主輔分離等配套改革與產權制度改革同步推進,取得顯著成效。今年1~8月份,市屬企辦學校已基本分離移交完畢;年度計劃中的6所企辦醫院分離全部啟動,預計到年末可以完成8所企辦醫院的分離;完成了120萬平方米供水和45.8萬平方米供熱及物業的分離移交,餘下企業的供熱、供電等分離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5戶輔業企業的改制進入實施或收尾階段。2004年新一輪改革以來,全市累計剝離71所企辦中小學校、19所企辦醫院和17所企辦公安機構,完成了31戶輔業企業改制和40%以上企業的水、電、供熱和物業分離。
企業債務處置取得顯著成效。為打開長期困擾企業的『債務鏈』,進一步加強與資產管理公司溝通協商,推進債務和解工作。今年1~8月份,共協商處置企業不良債務本息合計達10.21億元,既為國企改革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也保證了金融機構的利益。2004年新一輪改革以來,全市已累計回購企業金融債權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