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反季節消費真的就合算嗎?行家認為:實際需要纔是標准
2006-09-21 11:16:2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彥 郭慶庫
東北網9月21日電 時下,市場上許多商家經常打出反季節消費的廣告:一件冬天賣三五百元的羽絨服,現在80元錢就出手,一臺二三百元的電暖氣,90元就賣,500元一雙的棉皮靴,現在就賣120元。如此低廉的甩賣價、跳樓價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光顧,但是,反季節消費真的合算嗎?
於先生逛街時發現,市場上的羊皮夾克賣得便宜,冬季時要1500元,伏天纔賣500元,便買了一件。這是三年前流行的明兜西服夾克,早已過時了。作為公司的白領穿這樣的衣服見客戶,肯定影響形象,可沒有質量問題,於先生無法退貨,只好將夾克掛進衣櫃裡閑放著。南崗公司街居民張女士見羽絨服價格比冬天便宜了200元,挑了一件大紅的買下。沒過幾天,商場裡掛出了新款羽絨服,也就貴個一二百元,後悔得張女士收起打折羽絨服。
在建國街開小飯店的王先生去年冬天時買了一臺反季節銷售的空調,纔花了不到1000元。前幾天入伏,王先生請人高興地把空調安到了小飯店裡。這空調卻三天兩頭不制冷。王先生無奈只好拆下去修,原來是長期不用,零件老化了;好幾天沒空調,生意卻受到了影響。今年開春時花80元買臺落地扇的劉大娘也向記者反映,中伏時一天天熱,劉大娘找出電風扇,結果不轉了,原來是保管不當,損壞了定時器,花50元修好了,一算賬,比應季買還貴了。
行家認為:需要的就是合理的。如果消費者家中特別需要的一樣商品,以反季節的低價買入還是比較劃算的。但是,家用電器、時裝、食品類商品,一定要謹慎選購,千萬不要被反季節的低價所誘惑,買到不實用的東西。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