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搜 索
黑龍江社保試點:個人賬戶亟須進一步做實
2006-09-25 08:04:58 來源:東方網  作者:郭晉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5日電 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國務院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小組專家組由組長勞動保障部原副部長王建倫帶隊,對吉林、黑龍江兩省試點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在上周舉行的首屆中國社保論壇公布了此次評估報告。

  評估結果顯示,到2005年底,吉林省共完成並軌130萬人,共支付經濟補償金85億元,人均7108元。並軌人員中,65%實現了比較穩定的就業,88%接續了養老保險關系。

  同期,黑龍江省共完成183萬人的並軌,共支付經濟補償金134.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30億元、調劑使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結餘14億元、地方各級財政51.7億元、企業自籌38.6億元,人均8367元。清償企業欠職工債務總額56.7億元,人均7538元。並軌人員中,44%實現了比較穩定的就業,63%接續了養老保險關系。

  按照最初的試點方案規定,吉、黑兩省均從2004年1月1日起,按5%的比例起步做實,中央財政補助3.75%,地方財政補助1.25%。而到2005年底兩省實際做實到6%,增加1個百分點的資金主要通過基金征繳解決。

  試點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是,一是試點方案規定,做實個人賬戶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構成,導致與個人賬戶由職工個人繳費構成的事實相矛盾,中央和地方的財政補的應該發放當期的退休金,而不是個人賬戶,所以這是一個矛盾。

  二是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不足額和到位不及時,影響了個人賬戶動態做實,個人賬戶基金管理沒有明確的制度框架。

  東北開發辦副主任宋曉梧表示,應該盡快明確個人賬戶基金的性質,職工在不同地區調動,個人賬戶儲蓄額要隨著轉移,職工死亡,個人賬戶餘額由職工指定的繼承人繼承,這原本是十分清楚的問題,但是由於東北社保試點中由於公共財政補助個人賬戶空賬,使人產生了一些錯覺。

  『不能因為公共財政出了錢,把個人賬戶混為公共財政。更不能讓個人賬戶進入統籌基金,而把公共財政補助的部分作為個人賬戶。擴大社會保障試點的時候應該明確這一點。』宋曉梧說。

  專家組建議,要規范做實個人賬戶基金管理,盡快建立個人賬戶基金以省級為管理單位的、投資主體和投資渠道多元化的個人賬戶基金管理運營的制度框架,並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確保基金的完整性、增值性和合法性。

  農村社保路徑爭議

  據了解,從政策制定的情況來看,農村社會保障主要包括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低保和一部分地區農村養老保險(下稱『農保』),以及正在討論過程中的農民工社會保險。

  『十六大』提出要建立農村的養老、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對於後兩項,農村養老保險由於政策的原因進展非常緩慢,但近來的情況有所改變。

  據勞動保障部的一位官員介紹,此前,農村養老保險只被看作是新農村建設的配套改革,而最近在國務院向有關部門下發的工作重點中,農保已被列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容之一。

  『這說明政府已經把農村養老保險看作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很大進步。』這位官員說。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啟動的農保與城鎮社會保障制度最大的不同是,完全有農民自願繳納,集體給予一定的補貼,而各級財政沒有任何補助。由於政策扶持上的缺乏,農民參保面很窄。

  『現階段農村社會保障實際上還是一種家庭保障為主的模式。現階段農村居民應對生存風險的基本方式,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助。』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杭生表示。

  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統計顯示,全國抽樣調查的10084個農村60歲以上老人樣本中,不享受養老保險的佔96.9%。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勞動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正在全國進行新型農村社會保險制度的試點。試點的核心內容是增加政府財政的補助。

  勞動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副司長劉從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試點的情況非常好,政府的補貼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其實農民的要求是非常少的,只要政府給予一定補助,農民就會很快加入進來,比如農村的合作醫療,政府補助20塊錢,各地推廣得就非常快了,農保也是一樣的。』劉從龍說。

  劉從龍計算過一筆賬,現在農村勞動力有4.7億,除去轉移的2億農民工,剩餘2.7億,現在平均農村養老保險的繳納標准是每年200多元,而政府只需要給予10%的補貼,即20元左右,全國算起來大概只需60億元就可以建立起一個最基本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李迎生表示,政府選擇的是一條更容易執行的道路,但是從長遠來考慮,應該盡早統籌城鄉社會保障,而不是還停留在原來城鄉二元分割的狀況內。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鄭功成教授也在論壇上表達了同樣的主張。他認為,目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強調循序漸進似乎是正確的,但依然采取城鄉分割分治的二元思維及政策取向,卻有違科學發展與城鄉統籌原則。『否則,以往因改革不到位或者偏離正確方向所帶來的失誤與缺陷將無法避免。』鄭功成說。

責任編輯:邱士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