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電 62歲的龐文軍老人為了湊錢給繼子邢立波治療尿毒癥,在變賣了家裡的土地和牛羊後,不惜在街頭跪討救命錢。
討錢為繼子治病感動鄉鄰
9月8日,在秋風冷雨中,記者來到龐文軍在綏化市醫院附近租住的小房子裡。大約12平方米的小房子裡,火炕上躺著病重的邢立波,旁邊的床鋪上坐著龐文軍。一張破舊的桌子上放著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這就是龐文軍家的全部家當———而這些,還是附近的鄰居們給的。之所以住在綏化市,是因為這裡的一家醫院透析費用相對便宜。
從今年的四月份開始,一個花甲老人的身影便時常出現在海倫市愛民鄉的各個村屯裡,挨家挨戶跪討救命錢,認識他的人認出了這是本鄉62歲的龐文軍老人。龐文軍向眾人哭訴:『我的繼子得了尿毒癥,挺重的,家裡已經花了7萬多了,實在沒錢給孩子治病,只好求大家救救孩子的命。孩子纔20歲啊……』大家你10元我5元地湊,也有家裡比較富裕的,給了100元。最多的一天,龐文軍要到了500元,少的時候只有20元。
三年前,家住海倫市愛民鄉福德村的邢立波嗓子痛,兩天後出現血尿。到醫院一檢查,是急性腎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去年冬天,邢立波來到哈爾濱打工,因為勞累再加上受涼,邢立波的老毛病又犯了,到醫院一檢查,病情已經發展成了尿毒癥。經過哈爾濱、北安等地的幾家醫院治療,費用花了7萬多,家裡的土地、牛羊都賣了,甚至連姐姐結婚的彩禮錢也花光了,可是病情越來越重,目前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醫生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腎移植,邢立波的母親、姐姐都說可以把自己的腎給邢立波,可是昂貴的手術費用實在拿不起。
萬般無奈之下,邢立波的繼父———62歲的龐文軍想到了向鄉親們討要救命錢的辦法。
每天早晨,龐文軍口袋裡裝上兩個饅頭,灌瓶涼水就出發了,一走就是一天。中午餓了,就啃乾巴巴的饅頭。好心的鄉親,看老人挺可憐,就給口熱水喝。遇到飯口,有的鄉親還把龐文軍拉到家裡吃飯。後來走得遠了,身體有些吃不消,他就向親屬借了一輛自行車騎著。
8月10日,老龐來到了離家20多裡遠的一個村子討錢,要了一天連20元也沒要到,還挨了不知情的人一頓數落。此時下起大雨,土路泥濘不堪。泥巴把自行車?轆糊住,龐文軍只好扛起自行車,頂風冒雨往家趕。20多裡路,龐文軍走了將近3個小時,當他一身泥水地走進家門時,已經快到半夜了。
近5個月,龐文軍討來了將近5000元的救命錢,可是,每周兩次的透析很快就花光了這筆錢。『現在,我家只有不到1000塊錢了,我們只好拉長透析的間隔,小弟肚子脹得厲害,排尿困難,醫生說是體內缺少蛋白,只要打一個療程的白蛋白就行了,可是就這點錢,我們也不敢動啊!』邢立波的姐姐邢麗偉哭著說。
兩個殘缺家庭組成和睦之家
為了救弟弟,邢立波的姐姐邢麗偉想到了向社會求助。9月8日上午,當記者冒雨踏進邢麗偉的家時,邢立波的母親———48歲的潘福蘭撲通一聲跪在了記者的面前哭了。躺在火炕上的邢立波看到這一幕,這個帥氣的小伙子失聲痛哭,旁邊的龐文軍也老淚縱橫。
潘福蘭情緒稍稍穩定後說:『孩子從小就跟著我受苦,長大了,日子剛好一點,就得了這種病。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就這樣沒了。』潘福蘭從小父母雙亡,18歲時嫁給了海倫市愛國鄉的邢江。婚後纔知道,邢江家貧還嗜賭。後來邢江出去打工,可是每年都拿不回錢來。到後來,乾脆沒了蹤影,和家裡失去了聯系。潘福蘭娘四個有上頓沒下頓,有一年過年,一家人只能喝大?粥。當時家裡連炕席都沒有,土坯房年久失修,搖搖欲墜,大風雪直往屋子裡灌,炕上的一碗水都凍成了冰。
1992年的冬天,潘福蘭的大伯哥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派人去邢江打工的齊齊哈爾尋找弟弟,可是沒找到。大伯哥就對潘福蘭說:『邢江怕是不能回來了,你願意走一步(改嫁)就走一步,我們不會埋怨你。領孩子逃命要緊,孩子太可憐了。』潘福蘭一狠心,領著三個孩子就走了。那時候大孩子邢麗偉纔8歲,邢立波5歲,最小的男孩纔3歲。娘四個頂風冒雪來到大路邊卻不知道該去哪裡,潘福蘭摟著孩子放聲大哭。她解下腰帶,琢磨著怎樣纔能娘四個一起吊死在樹上。恰巧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路過,見狀開導潘福蘭。潘福蘭看看孩子,心軟了,就拖兒帶女投奔了一個遠房姐姐。在那裡,她遇到了同樣帶著孩子獨自生活的龐文軍。當年48歲的龐文軍喪偶,自己領著4個孩子生活。經人介紹,兩個同病相憐的中年人走到了一起。
日子是苦的,但家庭還是和睦溫馨的。後來,邢麗偉姐弟相繼長大,邢立波看到養殖業能賺錢,就主張養牛養羊。家裡漸漸擺脫了貧困,在村裡成了中等戶。
『不知還能不能給你養老』
正采訪時,邢家暫住地的鄰居朱大爺給邢立波送來了一盤熱騰騰的餃子,這是邢立波生病以來很少吃到的美味,可就是這樣一盤餃子,在餐桌上也是推來讓去。邢立波吃了幾個後說吃飽了,就把餃子推給了繼父,『大爺(邢家姐弟都這樣稱呼繼父),你吃吧,我吃飽了。』龐文軍沒捨得吃,又把餃子推給了邢立波,『你多吃點,你身子弱。』直到午飯結束,一盤餃子還剩大半盤。
飯後,邢立波的腿不舒服,繼父龐文軍馬上給他按摩,看著繼父花白的頭發。邢立波眼裡含著淚說:『大爺,別人家都是小的照顧老的,咱家是老的照顧小的。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給您養老……』一句話,說得全家人又哭了。『咋不能呢?等咱有錢換了腎,你就好了。我和你媽還指望你養老呢……』『大爺,要是我好了,我讓你和我媽啥也不乾了,好好享福。』
不是親生父子勝似親生父子———這是這對繼父子感動附近鄰居的緣故。自從邢立波搬到這裡以來,附近的鄰居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樣的父子不是親的。後來知道真相的人們很受感動,紛紛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邢家用的電視、床、桌子都是鄰居劉大姐給的;聽說蛤蟆能治這種病,鄰居王大哥騎摩托去郊區給抓蛤蟆;一位70多歲的張奶奶看到邢家沒菜吃,給邢立波拿來一兜子雞蛋;還有一位鄰居,隔三差五給邢家送點菜過來;邢家的故事被當地的媒體報道後,邢麗偉從車站回家,一位開出租車的姓宋的大姐多次免費送她回來……這些故事,邢麗偉都記在心裡,采訪時,她一再請求『能不能把這些好心人都寫上,我沒有別的能力報答他們』。
一次在火車上,想起重病的弟弟,邢麗偉忍不住哭了,坐在對面的一位男士問她怎麼了,她就把家裡的事說了一遍。那位男士沒說什麼,要去了她的手機號。8天後,這位男士聯系到邢麗偉,送來了500元錢。後來得知,這位好心人是哈爾濱船舶電子大世界的劉照偉。
邢立波在北安市住院期間,一天,哈爾濱的高波和王曉霞來看望同病房的一個病友,得知了他們的故事。這兩個人也沒說什麼,回到哈爾濱後發動身邊的朋友,大家給邢立波湊了4000多元錢,這幾個人的名字被邢麗偉記在了本子上:高波、王曉霞、楊帆、鄭春梅、任現文、李崢嶸、劉政、馮怡。
邢麗偉說,弟弟患重病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她無以回報,如果社會上有白血病患者需要捐獻骨髓,她願意捐獻。她要把這份好心傳遞下去,讓這個社會被愛包圍……
采訪結束時,邢立波囁嚅著表示,希望媒體能幫助他找到親生父親邢江,『我如果治不好了,以後恐怕見不到他了,他畢竟是我的親生父親。看一眼我就放心了!』本報也呼吁好心人能提供相關線索,幫助邢立波完成心願。同時,本報也呼吁好心人積極伸出援手,幫助邢立波渡過難關,『送人玫瑰,手留餘香』,讓我們用愛延續一個青年的生命!
邢江:男,51歲,一只眼失明。方臉,中等個兒。1992年以前在齊齊哈爾一家沙場打工。至今和家人失去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