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三年前的他,一個普通的農民工,在縣城打工,每個月500多元的收入,12個人的集體宿捨,冬夏一床被,每天就是累。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
今天的他,驥州縣一個小有規模的涂料生產廠老板,工廠年產值達千萬元,客戶上百家,是當地的涂料銷售大戶,所銷售的新型涂料佔到驥州一個縣級市涂料市場的30%,總資產兩千萬元。規劃著幾年之後自己的產品遠銷國外。這就是周海慶,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工的成長歷程
記者:出來打工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增長見識呢?
周:是為了生存。當時家裡條件不好,每個月的工資都會寄回家裡補貼家用。
記者:能描述一下當時打工的情景嗎?
周:我出來打工比較早,做過不少零工,後來在一個普通的機械生產廠固定下來,我不懂技術,只能當搬運工,每天都要裝車卸料。工廠包吃住,有集體宿捨,宿捨是12個人一間,特別擠,沒住過的跟本想像不到。工廠的食堂就是饅頭、白菜、清湯,你可能看一眼就吃不下去了。反正是苦水裡長大的,也習慣了。
記者: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民,當時你是怎麼想到自己開工廠的呢?這個想法好像對於普通的農民來說很不可思議,你覺不覺得你有哪些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呢?
周:我沒覺得自己有什麼出眾的地方,可能是比較幸運。一個農民開工廠,說起來好像有些不可思議,但其實也並不是不可能,因為那個工廠特別小,一臺機器兩個工人,而且投入也不太多,不到三萬元。這樣的小型加工點一般人都開得起來。
記者:按你的說法,從這樣的小"作坊"起家,到現在的規模,你覺得其中的關鍵在於什麼?
周:我覺得產品質量是最關鍵的。我們生產的產品品質在國內是絕對一流的,與國際上的涂料品牌相比也毫不遜色,這是我自始至終都堅持的一個原則。如果不能保證產品質量,合作一次就很難再繼續。
記者:經商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不懂行的不做。你當時並不懂涂料技術,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為什麼就敢於去選擇呢?
周: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總是很謹慎,結果往往錯過了機會。黃光裕的作風是只要有三分可能就去做,我個人比較贊同這個觀點,邊做邊改。如果任何事情都要做幾個月的規劃,等到去做的時候,已經變了樣,又該重新做規劃了。而且當時我與合作方簽訂合同的時候,我是個人投資,他們就對我很關照,我想這也是一個機遇吧。
記者:企業辦起來了,一切都順利嗎?
周:不是很順利。
記者:能不能談一下開始的艱辛呢?
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市場,沒有客戶,我自己聯系用涂料的客戶,每天都要跑幾家,有時候就在那裡等著。縣裡的還好,省城的需要車費,所以我每次去都盡量多走幾家,午飯都顧不上吃。可就這麼走下來,一家也沒有談成,整整一個月了,我一無所獲。我心急啊,整夜睡不著。建廠的錢雖然不多,可當時是我家幾乎全部的積蓄。現在想起來還忘不了,太難了。跑了一段時間我不在出去了,我開始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呢?我擁有國內一流質量的產品,價格也比同等質量的產品低的多,可我為什麼沒有市場?市場怎麼會拒絕高品質低價格的產品呢?"不信任",是工程方不信任我的產品質量而不接受我。
我總結出了不接受我的原因,我豁然開朗。其實有些事情感覺很難,但只要你找到了原因我相信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我改變了策略,我不在直接四處游說去推銷我的涂料,我選擇了幾個正需要涂料的開發商後,我采用產品直接對比的方式與他們談合作,我和他們說,你們可以找市場上任何一個品牌的產品,我可以和他比質量,而價格我只需要他們的一半就可以了。經過幾輪的比較,在事實面前我終於成功了,我獲得了幾個在當時對於我來說是非常大,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在當時創業階段來說,我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也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記者:你對你的產品質量那麼有信心,你的技術依靠或者技術合作單位應該是對你幫助也一定很大了?
周:是的,我是和北京中化科城技術研究所轉讓的技術,北京中化科城技術研究所是國內最權威的化工科研機構。產品的質量和技術都由他們負責,北京中化科城技術研究所是我們廠的產品監制單位。我用的所有的手續也都是他們提供的。有他們給我做後盾我還有什麼擔心的,所以我也就很有底氣(呵呵……)。
記者:小工廠生存下來之後,是不是一切就很順利得多了呢?
周:與剛開始的時候相比,確實要好得多,因為我們的產品質量好,現在市場上高質量涂料需求也大,客戶開始能夠接受我的產品了。一家說好,家家說好,市場也就跟著起來了。一年的時間,我的涂料在縣裡就開始小有名氣了。
記者:你的企業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向規模化發展的呢?
周:一年多之後,那時我已經有十幾家固定的合作企業,小工廠的生產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了,我看當時正處在用料旺季,如果不擴大生產,不僅影響了銷量,也耽誤了廠子的發展。所以就租用了這個1000平米的廠房,購入了大批設備,當年的產值就達到了1000萬,是我之前產值的20倍。生產就像是一個上足馬力的機器,只要加足油,就一直往前奔,產量越大,銷售量也越大,訂單更多了。去年初又購入了一大批設備,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按照現在的訂單量,年底工廠還會擴大規模。
記者:別人說你創造了奇跡,你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周:這不能算是什麼奇跡,我是覺得自己的運氣比較好而已。如果當初是別人做了我這個生意,我還在工廠打工,也許我看他也是個奇跡,哈哈。
記者:有沒有計劃過以後企業的發展?或者未來的一個目標?
周:雖然企業現在發展很好,但是以後的發展是需要有一定規劃的,不能盲目擴大生產,按照驥縣的市場,甚至全省的市場,把現在工廠的規模擴大到3倍左右,然後保證穩定生產,這就是我近期的目標。至於未來,中國的產品對於國外來說可以說是物美價廉,中國現在的國際貿易發展又非常的迅速,我很想借借東風向國外發展,5年之後見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