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每年10萬游客破壞環境 制止西泉眼污染威脅迫在眉睫
2006-09-26 10:15:5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麗平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6日電 西泉眼水庫是哈爾濱市惟一備用水源。每年,10萬游客為這裡帶來滾滾財源。每年,10萬游客把這裡弄得狼藉一片:礦泉水瓶、食品包裝袋、塑料袋、果皮紙屑比比皆是;水面漂著無數垃圾,引來蒼蠅、蚊子亂飛;微風吹過帶來的是陣陣惡臭……

  西泉眼水庫,從其建成之初就確定為哈爾濱市供水後備水源,如今,它的名字更多地因其旅游功能而為人所熟知,並作為龍江精品旅游線路被旅游公司所推薦。然而,今年年初,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決定要充分利用好國家開發銀行為該市提供的政策性應急貸款,集中解決西泉眼水庫問題,讓西泉眼成為該市新的備用水源。在這個政策之下,業內人士提出,要立即終止『西泉眼』旅游相關的一切項目。

  其實,『西泉眼旅游當止』並不是個新話題。早在西泉眼建成之初,旅游建設項目在西泉眼水庫周邊呼之欲出之時,哈爾濱的媒體就對在後備水源地發展旅游業提出質疑,而西泉眼水庫負責人則以『在水庫邊擴建經營性樓房肯定違規,我們將著手進行調查』的說法回應記者。但這個回應之後,再無下文。那個蒼白的回應並沒有阻擋住西泉眼水庫發展旅游業的腳步。

  1997年3月1日,《哈爾濱市西泉眼水庫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規定:水庫海拔211米等高線以下的區域為一級保護區。在一級保護區內,不准排放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不准傾倒糞便、垃圾、殘土等廢棄物;不准毒魚、炸魚、電魚,捕獵水禽或者放牧;不准洗刷儲存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船、容器;不准建造與水庫工程設施無關的建築物、構築物;不准有其他污染水體的行為。《條例》出臺,西泉眼水庫的治理可謂有了法律依據,然而,西泉眼水庫的旅游業卻依舊『一路順風』,直至發展到目前『身負旅游勝地之名』。

  今年2月,哈市有關部門發布信息:按照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西泉眼水庫後備水源建設的要求,工程建設方案已基本確定,西泉眼應急輸水工程建設內容主要為輸水管線敷設、構築物建設、工農水庫擴容整修三部分。輸水管線總長度92公裡,管徑1.6米,構築物為1座取水設施和2座加壓站,水庫擴容主要為清底截滲處理和堤坡護砌。工程預計2007年結束。

  今年年底,磨盤山水庫將向哈爾濱市區供

  水,對哈爾濱市民是一個喜訊。此時,西泉眼後備水源建設提上日程,這對哈爾濱市民來說可謂喜上加喜。近日,記者再一次走進西泉眼水庫,本想感受一下西泉眼水庫作為新的後備水源地建設的風采,但卻被過度旅游開發給水庫造成的污染而震驚。

  湖邊嬉水、水上快艇、水上摩托艇、水上腳踏車、釣魚、漂流,作為旅游景區,西泉眼水庫的旅游項目宣傳還算豐富。記者一行也以每人門票10元、停車費5元得以進入庫區游玩。在西泉眼水庫風景區記者看到,水庫沿岸有十幾座別墅,都打出了吃住一體化的旗號來吸引游客,個個號稱是旅游山莊。有的酒店門前水邊還建立了觀光亭直伸庫區水面上,每棟別墅之間的距離相隔不到10米,聚集了大量游客。記者沿水庫一側行走,滿眼都是雜草叢生的景象;礦泉水瓶、食品包裝袋、塑料袋、果皮紙屑比比皆是;原本應該清澈的水面漂著無數垃圾,引來蒼蠅、蚊子亂飛;微風吹過帶來的是陣陣惡臭……

  神女峰賓館是西泉眼水庫旅游風景區裡知名賓館之一,不少游人喜歡在此逗留。也許是因為周末的原因,記者在經過神女峰賓館時看到了滿地堆積著已經燃放過的爆竹,距燃放爆竹不到20米的距離就是山林,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繼續深入至水庫4公裡處,沿著山路向上走,有一個『女真風情園』旅游區。園區的設施齊全,從吃到住再到玩都很方便,風情園建在伸入水中的小半島上,還建了一個可以俯矙湖光山色的高塔,與剛進庫區一帶相比這裡安靜許多,風景也更加清秀。園主告訴記者,她們在這裡經營已有4年時間,而且效益不錯。據園主介紹,西泉眼水庫旅游已經向縱深發展,而且『能開發的,基本都開發完了。』

  一位由單位組織前來度假的游人說,他們這兩年已經來了四五次了。這位飽受飲用水污染危害的哈爾濱人並不知道西泉眼已經被列為哈爾濱的備用水源地,『這裡的旅游搞成這個樣子,怎麼可能是水源地,分明就是一個徹底的旅游度假村。』據了解,西泉眼水庫范圍內的各旅游景點一年接待游人在10萬人左右,這麼多的游人湧入庫區,造成的各類污染究竟有多重,沒有一個部門能說得清楚。然而,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卻是:作為備用水源地,西泉眼水庫飽受旅游開發帶來污染的事實,沒有人能否認。

  而此前,西泉眼水庫已遭受過一次污染。如今,西泉眼再次面臨被大規模污染的威脅。污染了的西泉眼水,哈爾濱人還能喝麼?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