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7日電 開學一個月來,哈爾濱市一些小學老師反映,一些學生在課堂上常常擺弄橡皮、鉛筆,不讓擺弄就會心神不寧。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有關專家指出,這種現象被稱為『橡皮綜合征』,是一種心理障礙。開學以來,該院已經接診了近20名有該行為的孩子。
唐先生的兒子新新(化名)今年7歲。自從開學,唐先生發現新新每當寫作業時,手中就不停地把玩橡皮。遇到寫錯的字,他就不停地用橡皮擦,直到把作業本擦破纔罷休。不僅如此,在思考問題時,他也喜歡用橡皮不停地擦書本。為此,唐先生多次糾正新新的這種習慣,但是新新還是無法改掉。唐先生帶他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檢查,新新的這種行為被確診為『橡皮綜合征』。
今年6歲的瑩瑩(化名)在某小學上一年級,為了讓瑩瑩好好學習,瑩瑩的父母給她買了高檔豪華的學習文具,光香味橡皮就給瑩瑩買了五六塊。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香味橡皮卻分散了瑩瑩聽講的注意力。老師多次向瑩瑩的父母反映,瑩瑩在上課時,常常將橡皮拿出來聞,尤其在回答問題時,更是聞個不停。
據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心理行為科陳主任介紹,所謂的『橡皮綜合征』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心理障礙。由於很多孩子剛從假期走進課堂,一下子無法完全適應學校緊張的節奏,所以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為了排遣內心的緊張和焦慮,很多孩子用切橡皮、擦橡皮、聞橡皮等方式來排解心理壓力。很多學生還在課堂上轉鉛筆、咬鉛筆,也是心理焦慮的表現。陳主任介紹,40%左右的低年級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橡皮綜合征』行為。對於這種不良的心理行為,家長和老師應該做到不要特殊關注這樣的孩子,在孩子利用橡皮、鉛筆排解焦慮的時候應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幫助他慢慢改掉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