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7日電(見習記者 黃健)近日,哈爾濱市郊區摘水果、住山村、吃農家飯等各種形式的農業休閑活動,吸引了大批來自『鋼筋水泥叢林』裡的游客。
經歷了7年的黃金周的『磨練』,旅游者的消費心態和消費行為正在走向成熟。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急行軍、流水線式的團隊旅游,轉而更多地關注旅行的質量、接受服務的水准以及出游的體驗和感受。
市民王女士說,『十一』長假一家人去近郊看看五花山、逛逛中央大街、在松花江邊走一走。市民張先生說,什麼叫享樂?自在!機場、車站數以十萬計的人流,景區頭碰頭臉對臉的的擁擠,能使人領教一年一度『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運動』,卻遠離著自在。平時工作已經是非常緊張疲憊,黃金周出去旅游那就是花錢買罪受,今年的『十一』就在家休息。
順應這一趨勢,可以想見,以往單一的『旅游黃金周』也將演化出更多新的內涵。專家認為,除了外出旅游,如何幫老百姓打發7天長假,發掘出諸如『文化消費黃金周』、『培訓黃金周』、『賽事觀賞黃金周』等,應該成為商家們琢磨和創意的新課題。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