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8日電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技工需求的增加,技工學校以其高就業率吸引著大批學生,技工學校的數量和招生人數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技工學校的教師隊伍出現了短缺。據哈爾濱市勞動局職業培訓處的魯兆廣副處長介紹,目前,哈爾濱市有技校32所,共計有28000多名學生,按教師和學生比例1:5左右的要求,需要教師4000人,但哈市技校現在只有教師2000多名,教師缺口達一半,尤其是缺乏具備實踐技能的教師。
事業學校門檻高 一般人纔進不去
目前,哈爾濱市的技校中,有8所屬於事業單位,如果想要進入這些學校當老師,要求必須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年齡在40歲以下,而且還要參加人事部門的統一考試。進入學校的門檻高,一些具有實踐技能的人想進卻進不去。
哈爾濱工程技術學校實習工廠的王忠,今年43歲。1986年從包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哈爾濱市香坊區的一家工廠負責車間的技術指導工作。後來,王忠被調到該廠技校的實習工廠擔任廠長。2002年,工廠的技校解散,王忠再次回到車間工作。
因為熟悉技校教學,又有車間實踐經驗,他還想做教學工作,聯系後,哈爾濱工程技術學院非常歡迎他。但由於王忠沒有事業編制,而且年齡已經超杠了,無法正式調入該校。
哈爾濱工程技術學校的黃紹起校長說,從1972年建校後,學校的事業編制就沒有增加過。近年來,技工學校快速發展,他們學校的學生已經由最初的300人發展到2000人,而老師卻只有150多名。師資力量遠遠不夠,特別是能夠教授學生實踐課的教師還不到100名,每個教師要教授20多名學生的實踐課。這對於技校來說,很難滿足學生的實踐課要求。但按照財政部門的有關學歷、年齡等方面的規定,調入學校當教師的門檻很高。雖然可以通過聘任制緩解師資不足的壓力,但按規定,學校聘任的教師不能超過學校正式職工的4%—7%。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適合的優秀技術人纔被擋在了技校的門外。
企業學校待遇低 師資流失嚴重
老王是哈市一家工廠的技師,有著20多年的焊接經驗,技術已經非常純熟,後來,廠裡將他調到了該廠的技工學校擔任教師。工作雖然很清閑,但每個月的工資只有1000多元。2005年,浙江一家工廠來招工,每個月的工資在5000千元左右。經過比較,老王決定去南方『淘金』。
哈爾濱技師學校朱榮欣校長說,技工學校至今未被納入國家教育計劃中,技校教師的工資較低、各種福利待遇差,導致一些教師外流。而且,一些企辦技校的教師工資全部由企業自己支付,多數教師工資都沒有企業一線的高級工人賺得多。
技能型老師缺乏 影響畢業生質量
朱榮欣校長介紹,技工學校的教師應該具備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的能力。而目前,培養技工學校師資的高校非常少。技工學校錄用的教師多數都是師范學校和理工類學校的畢業生,這些教師缺乏實踐能力,教學時易出現『短腿』現象。
朱榮欣校長說,技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就需要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能型教師『言傳身教』,親自示范指導。如果技校缺乏實踐能力的教師,那麼教學生也只是『紙上談兵』,這樣的學生畢業後,不能夠勝任技術工人的工作,會影響到就業。現在企業招人都是希望直接能進入工作崗位或短期培訓後就能勝任工作的技工,只懂理論不會操作的人員沒有競爭力。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姜樹卿院長說,由於培養對象不同,技工學校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既有動手實踐能力,又要有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他建議,對於具有特殊能力的人纔,應該適當降低准入門檻,讓一些實踐能力強,但學歷不高的人纔能夠進入職業技術教育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