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9日電 『十一』黃金周期間,到超市購物的市民比往日多了許多,超市迎來難得的購物高峰。超市購物環境好、信譽好是公認的。但是,一些超市存在的食品衛生問題也是有目共睹的。節日期間,有市民來電反映,哈爾濱市一些大型超市忽視直接入口熟食衛生。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記者對哈爾濱市幾家超市進行暗訪,記錄下一些超市存在的問題。
熟食裸露銷售
直接入口的熟食衛生是市民關心的重點,記者首先對超市熟食攤位進行采訪。
4日晚8時許,記者來到位於道外區南馬路的好又多超市。記者看到,紅腸、餅乾、蛋糕等直接入口的食物被擺放在敞開的貨架上銷售。多數食品都沒有外包裝,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在糕點區裡記者看到,幾名消費者正在用手試驗貨架上面包的松軟度,這裡的糕點同樣沒有外包裝。在月餅專區記者看到,大約近30種各色月餅都打開了密封包裝,一些在此路過的消費者直接用手挑選月餅。
5日下午1時許,在家樂福超市東直路店記者看到,一些服務員在出售熟食的櫃臺前擺起了『小攤』,將一些熟食與拌菜放在臨時貨架上出售,而這些熟食均裸露在外。在另一出售面包的貨架上,擺滿了面包和月餅,擺放在最底層的月餅距地面不到10厘米,來往顧客走路帶起的灰塵很容易落在裸露的食品上。
5日下午2時許,記者在道外區太古街『樂買連鎖公司』內看到,豬肝、燒雞、丸子等專櫃所賣熟食裸露擺放在櫃臺上,引來不少蒼蠅。
現做現賣衣冠不整
4日晚6時許,記者來到位於道外區的樂買連鎖超市,在糕點加工區記者看到,3名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加工糕點,一位身著黑色便服的中年婦女則在一旁與他們閑談。記者注意到,這3名工作人員都沒有戴口罩,那名身著便服的婦女在食品區來回走動。按照我國新頒布的《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的規定,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工作帽(專間操作人員還需戴口罩),專間操作人員進入專間時要再次更換專間內專用工作衣帽並佩戴口罩,操作前雙手嚴格進行清洗消毒,操作中應適時地消毒雙手。
晚8時許,超市的下班時間到了,在食品區的服務人員開始匆忙收拾食品,一些服務人員為了省事,在不戴手套的情況下,直接用手將食品裝入各種容器內,按照相關規定,直接用手接觸食品是被嚴格禁止的。
快過期商品特價甩賣
一位市民在電話投訴中反映,他在超市購買的特價面包,回家之後發現已經發霉了。采訪中,一服務員告訴記者,一些超市將快過期商品作特價處理,造成消費者買特價商品後發現變質。記者采訪中發現,一些商家把快過期食品進行特價促銷處理,並沒有提示消費者,有些商品是要過期的食品,甚至是過期食品。
5日下午3時許,在家樂福超市太平橋店的面包貨架上,記者發現有3個面包已過了保質期。
記者特別留意了部分超市特價區食品,發現一部分是快過期的。在寬城街大福源超市,記者看到快過期的火腿腸和辣椒醬正在降價處理。該商場銷售的絕大部分熟食標識上沒有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在和平路家樂福超市,一些商家對臨近過期的商品進行降價或實行『買一送一』促銷,記者發現一些快過期的罐頭被捆綁搭售。5日,在道裡區麥德龍超市,記者購買了一袋2005年9月生產的玉米,而該玉米的保質期為12個月,購買時該玉米已過期近一個月。
保鮮食品難保鮮
節日期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選擇到超市購買配好的半成品菜和其他冷凍食品。但哈爾濱市很多超市冷凍食品的保鮮條件並不嚴格,一些必須冷藏的奶制品被放在普通貨架上出售。
10月5日下午1時許,記者在南崗區寬城街大福源超市看到,在奶品專櫃前堆放著大約20多個品牌的奶制品,這些奶制品都沒有放置在專用的冷櫃內,而是放置在常溫環境中。記者從其中一個品牌的酸奶包裝上看到,上面明確注明,儲存溫度應低於0?10攝氏度。商家將這些對溫度敏感的商品直接放置在常溫下出售,顯然違反了相關的衛生規定。記者詢問在場的售貨員,這些奶制品怎麼不放置在冷櫃內?對方回答說,冷櫃已經裝滿了,只能放在外面。擺放在外面的奶制品是促銷的特價商品,放外面賣得快。
先嘗後買不衛生
節日期間,在多家大超市散裝零食的銷售區允許顧客對食物先品嘗後購買。除小食品外,有的超市部分水果也允許先嘗後買。
3日,在『樂買連鎖公司』學府店一個展銷某品牌咖喱調料的櫃臺前,記者看到服務員將調料倒在兩小碗米飯上,有顧客靠近時,服務員就會熱情地介紹,並讓顧客品嘗。記者看到,該免費品嘗的米飯及調料均暴露在空氣中。在該超市烤鴨專櫃前,一盤插著牙簽的鴨肉裸露著擺放在櫃臺上,旁邊的服務員熱情地讓過往的顧客品嘗。記者看到,不時有顧客在試嘗這些鴨肉,一些顧客嘗完後,將牙簽又重新插回鴨肉上,下一位來試嘗的顧客又用相同的牙簽品嘗。記者在此觀察近10分鍾,發現有的牙簽被連續使用了多次。
隨後,記者連續走訪了家樂福、好又多、大福源、沃爾瑪等多家大型超市,在免費試吃的食品櫃臺,均發現類似問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散裝試吃品不應敞開擺放在空氣中,要用透明玻璃板隔開,並提供牙簽、湯勺等工具。同時,試吃櫃臺的工作人員應該戴上口罩和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