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電 今年,全省禁種鏟毒工作又創最新紀錄——全省零星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平均下降61%,重點地區下降70%。經過地面踏查和衛星遙感檢測驗證:非法種植的毒品原植物在成熟之前全部鏟除,無一株毒品原植物被種毒分子收獲,實現了國家和省禁毒委年初確定的『零產量』的工作目標;大興安嶺、七臺河等幾個重點地區繼續鞏固『零種植』的禁種成果,受到國家禁毒委和公安部的充分肯定。
黑龍江省因地理條件適宜,非法零星種植罌粟一直是全省禁毒工作的老大難問題。2006年初,國家禁毒委將黑龍江省一些地方列為禁種鏟毒重點整治地區,要求黑龍江省今年實現『零產量』,3年之內實現『零種植』。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禁毒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守土有責』的原則,廣泛開展禁種宣傳教育,反復組織人力踏查,對重點區域落實專人死看死守,最大限度地消除死角死面,使種毒違法犯罪活動受到了有力的震懾和遏制。
為保證今年禁種鏟毒工作取得預期成果,全省上下普遍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全省10個重點縣、區、林業局開展了『百千萬工程』大行動,組織百名民警、千名乾部、萬名群眾參加踏查鏟毒統一行動,發現一株鏟除一株,不留角落。今年全省上下累計投入禁種鏟毒經費達1000多萬元,是近年來投入經費最多的一年。
為了徹底改變『年年鏟、年年種』的被動局面,全省各級禁毒部門廣開線索渠道,落實破案承包制和有獎舉報等辦法,充分調動專業力量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強化種毒案件的偵查破案工作,加大對種毒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今年前10個月,全省禁毒部門共偵破種毒案件36起,捕獲種毒犯罪嫌疑人22人,收繳種子3.61千克,繳獲毒資2.3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