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電 一夜之間家裡的兩輛自行車被盜,這讓住在平房區東安名苑小區的張先生感到很郁悶。更讓他吃驚的是,負責看電梯的大嫂告訴他,半個月內,僅他們這個單元就先後丟了6輛自行車,而這個單元一共纔住了十幾戶人家。
據張先生講,他搬進的這個小區無論從環境和設施都不錯,遺憾的是沒有自行車棚,一些住戶便將自行車停放在院裡。張先生的自行車是去年花425元買的新車,為了防止被偷,張先生每天都把自行車推進樓梯間後鎖上。張先生所住的單元一共有9層,共18家,但正式進戶的僅有十來家,一些住戶還在裝修。因為有工人進出,所以單元防盜門也就經常開著。9月27日晚8時,張先生像往常一樣將自行車鎖在樓道裡,等第二天他下樓准備去逛早市時,發現自行車不見了。就在同一天晚上,與他家大約1公裡外的兒子家的自行車也被偷了。後來,他聽看電梯的大嫂說,丟自行車的人都自認倒霉,竟沒有一個去報案。
發生這一情況後,張先生選擇了報案。張先生說,他近20年裡差不多丟了10多輛自行車,他選擇報案不僅是為了找回自己丟失的自行車,也是想提醒有關部門的注意,加強治安巡邏和小區管理。
據平房區保國派出所的民警講,他們最近接到了兩三起自行車丟失的報案,但現在自行車沒有車牌車證,如果不是受害人自己認出自己的車,或有什麼特殊的記號,一般情況下很難偵破。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現在很多新建小區在規劃時就沒有考慮建自行車棚,這是一個缺陷,也給小區的管理帶來不便。有關人士指出,自行車頻繁丟失是一個綜合問題,比如說,一些樓道的電子單元門經常敞開,給小偷作案提供了方便;受害者丟車後不報案,助長了小偷的氣焰,給偵破工作帶來難度。從中也反映出小區在保安巡邏、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類似的自行車丟失的情況在哈爾濱市其他居民小區也時有發生,如果你也丟過自行車或對自行車管理有好的建議可以與記者聯系,電話1393609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