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電(記者 杜筱) 鑒於哈爾濱市今年發生多起食物中毒事故,尤其是在8-10月份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共發生12起食物中毒事故,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發布《食物中毒預防須知》,對防控食物中毒做出要求。全文如下:
一、 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定期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後方准上崗工作。患有化膿性皮膚病、腸道傳染病的廚師應暫時離崗。
二、 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員在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雙手的活動後(如處理生食物、上廁所、觸摸耳朵等身體部位)應及時洗手。專間操作人員進入專間時宜再次更換專間內專用工作衣帽並佩戴口罩。
三、 廚房應定期進行徹底清掃,用具保持清潔,夏天要作好防蠅。菜墩、碪板的正反面均要每日清洗、豎立晾乾。抹布要經常清洗。
四、 不得采購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及原料,不得采購已死亡的黃鱔、甲魚、烏龜、河蟹、青蟹、蟛蜞及各種貝類。采購時應索取食品衛生許可證復印件、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發票等,入庫前應進行驗收,作好記錄。
五、 烹調前廚師應認真檢查待加工食品,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進行烹調加工。不得將回收後的食品(包括輔料)經烹調加工後再次供應。嚴格禁止加工毒蕈、發芽馬鈴薯、河豚魚。
六、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應當燒熟煮透,其加工時食品中心溫度應不低於70℃。
七、 加工後的成品應與半成品、原料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八、 需要冷藏的熟制品,應使用潔淨的容器盛裝,注意通風,盡快冷卻。冷藏時按照生、熟、半生品進行分類存放。奶油類原料應低溫存放。水分含量較高的含奶、蛋的點心應當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溫度條件下貯存.蛋糕胚應在專用冰箱中貯存,貯存溫度10℃以下。植脂奶油裱花蛋糕儲藏溫度在3±2℃,蛋白裱花蛋糕、奶油裱花蛋糕、人造奶油裱花蛋糕貯存溫度不得超過20℃ 。
九、鮮蛋應貯存在1-5℃,相對濕度87%-97%的條件下。使用禽蛋前,應經過選蛋(剔除破損蛋、黑斑蛋、散黃蛋、渾湯蛋)、洗蛋、蛋殼消毒(0.4%的氫氧化鈉或3%-5%漂白粉液其有效氯含量0.08%-0.1%浸泡3-5分鍾)、衝去蛋殼表面的消毒液幾個步驟,打蛋前操作人員應洗手,以有效避免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十、 為預防蔬菜表面農藥殘留引起的食物中毒,在蔬菜粗加工時以食品洗滌劑(洗潔精)溶液浸泡30分鍾後再衝淨,烹調前再經燙泡1分鍾,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農藥。
十一、 為預防豆漿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漿在燒煮時將上湧泡沫除淨,煮沸後再以文火維持煮沸5分鍾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抑制物徹底分解破壞。應注意豆漿加熱至80「C時,會有許多泡沫上浮,出現『假沸』現象。
十二、 防止豆角中毒應充分燒熟煮透,禁止生食。烹調時要使水沒過豆角,水開後煮30分鍾,對於某些豆角品種如架生白菜豆及矮生菜豆燒煮時間最好再長些。食堂在制作豆角時要注意翻鍋,以保證鍋內的各部分豆角受熱均勻。豆角是否煮熟的判斷方法:豆角由支挺變為蔫弱,顏色由鮮綠色變為暗綠。
十三、 海產食品(魚、蝦、蟹、貝類)和鹽漬食品(咸菜)中副溶血性弧菌帶菌率較高,蒸煮時需加熱100℃並持續30分鍾以上,對涼拌食物(如海蜇)置食醋中浸泡10分鍾或在100℃沸水中漂燙數分鍾。咸菜在制作、保存中應注意避免污染。
十四、 亞硝酸鹽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食品添加劑,容易被誤作為食鹽、糖和鹼使用。禁止餐飲單位儲存和使用亞硝酸鹽,不要使用工業用鹽或來路不明的鹽。廚房及食品庫房內不得儲存農藥、鼠藥及其它化學毒物。
十五、餐飲單位在承辦大型集餐時,應確保有相應的接待能力。承辦10桌以上大型集餐須向衛生監督部門報告,並留樣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