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市糧食產量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 總產量比上年增長6.1%
2006-10-13 14:49:1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李希波 張廣偉 楊興文 王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3日電 據市農調隊對全市65個鄉鎮、260個村、31200個樣本的實割實測調查,今年全市糧食總產量將達到98.7億公斤,比上年增加5.7億公斤,增長6.1%,連續第三年創歷史最好水平。

  據介紹,今年哈爾濱市糧食種植主要品種呈現『兩增三減』,玉米、水稻總產增加,大豆、薯類、雜糧總產減少。玉米總產量59.27億公斤,比上年增加7.44億公斤,增長14.4%;水稻總產量28.1億公斤,比上年增加1.49億公斤,增長5.6%。大豆總產量9.11億公斤,比上年減少2.25億公斤;薯類總產量1.67億公斤,比上年減少0.76億公斤;雜糧總產量0.55億公斤,比上年減少0.22億公斤。

  據市農調隊分析,今年糧食增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一是在『一免兩補』、新農村建設等政策的鼓勵下,加之去年以來糧價較高,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今年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2700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510萬畝,比上年增長7.5%。二是結構變化促進了糧食增產。玉米、水稻價格的提高促使糧食種植結構發生較大變化,三大主栽作物面積達到161.55萬公頃,佔糧、豆、薯總播種面積的96.5%,比上年增長了7.9%。三是投入增加為糧食增產創造條件。1至9月,全市農民人均用於農業的生產費用支出970.9元,同比增長25%。四是自然條件對糧食作物的影響前懮後喜。盡管春天自然條件對糧食生產不利,但進入8月中下旬後,光照、積溫、降雨等氣候條件非常有益於作物的生長,特別是霜期來得晚,適宜玉米、水稻等高產晚熟品種作物的生長與成熟,促進了糧食的增產。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