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我國首例由成體體細胞作為核供體的『克隆』豬誕生
2006-10-14 21:12: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崔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文:[科技]我國首例由成體體細胞作為核供體的『克隆』豬誕生

  東北網10月14日電14日,科研人員抱著三頭『克隆』豬。當日,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科技局及合作企業聯合對外宣布,他們合作研究的采用成體體細胞作為核供體『克隆』豬技術取得成功。采用此技術『克隆』出來的我國首例三頭小豬自10月12日出生以來,發育正常。據悉,這是我國第一例采用成體體細胞作為供核體取得成功的克隆豬。它們的誕生,將為人類器官移植研究提供理想材料。

  14日10時許,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身穿白大褂,腳上套著鞋套,嘴上戴著口罩,經過了嚴格的消毒程序後,終於在哈爾濱市三元畜產實業有限公司的種豬場豬捨裡,見到了這3頭可愛的小豬。這3頭小豬通體黑色,正爭先恐後地圍在豬媽媽身邊搶奶吃,樣子十分可愛。據這3頭小豬的飼養員介紹,小豬出生時的重量分別為1235克、1120克、740克,目前,身體十分健康。每天,飼養人員除了正常地讓小豬吃奶外,還要定時地幫助小豬進行戶外運動。另外,還有專業研究人員對這3頭小豬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隨時觀察記錄它們的身體變化。這3頭小豬均為雌性,各項形態特征與供核體細胞個體完全一致。

  東北農業大學的劉忠華博士告訴記者,在東北農業大學『211工程』人纔專項基金和黑龍江省教育廳海外學人基金資助以及省市各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帶領『東北民豬體細胞核移植研究』課題組,與哈爾濱市三元畜產實業有限公司合作,經過5年多的努力,最終使這3頭克隆豬順利降生。

  劉忠華博士介紹說,豬的體細胞克隆難度比牛、羊大,以前僅有英國、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獲得過豬的體細胞克隆後代。我國在2005年由中國農業大學的長江學者李寧教授和他的課題組,成功地克隆出了我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香豬,它的供核體細胞是取自於妊娠33天的香豬的胎兒。而這次我省克隆出的這3頭小豬的供核體細胞是取自一頭出生3天的東北民豬的仔豬。

  東北民豬具有肉質好、抗寒、耐粗飼的突出優點,全省有3萬頭左右,分布在蘭西、綏濱、富錦、海倫、德都、北安、雙城、集賢等地的國營農牧場和農村。克隆的東北民豬順利出生,為我省東北民豬乃至其他地方優質豬種的遺傳資源保護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可以更有效地保存群體的遺傳變異,降低單純依賴活體保種的風險,也為早期胚胎發育機理等生物學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基礎平臺。

  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包軍說,開展豬的體細胞克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於豬的器官大小和功能與人類非常接近,被公認為人類器官移植的最佳供體。而免疫排斥是實現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礙,體細胞克隆技術為生產消除免疫排斥相關基因的供體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若將人類疾病相關基因轉入豬體細胞內,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就可為深入有效治療人類疾病提供很好的試驗動物模型。因此,開展豬的體細胞克隆可在醫學上為人類異種器官移植研究以及疾病模型研制提供理想的材料。□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