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電 黑河鄂鄉農民種植芸豆發家致富。
新發村地處偏遠,無霜期為全鄉最短,只有80-90天。耕地多為『冷漿地』,農作物產量低,自然災害頻繁。199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450元,成為黑河市人均年收入低於500元的貧困村。
近年來,新生鄂倫春族鄉黨委、政府積極幫助農民協調貸款,引導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大面積種植芸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今年,全村220公頃農田,就種植了160公頃芸豆,成為黑河市遠近聞名的種植芸豆村。
農民趙長河種植的芸豆是從海倫引進的紅花芸豆品種,能早熟,產量較高。今年他種了8公頃,每公頃收獲1500公斤,剛拉到家,就被大連的客戶收走了,售價達到每公斤2.74元,毛收入3.1萬元。他說,芸豆成熟期短,非常適宜在新發村種植,並且比大豆和小麥好伺弄,省工省時,收購的價格高,在市場上很搶手,不愁沒銷路。
趙長河說,今年不僅還上了欠款,還准備新購一臺拖拉機,明年種植13公頃,會有更大的豐收和更可觀的經濟效益。
像他家一樣,新發村還有王文成、王文泉、闞忠臣、劉孝河、田玉江等10多個種植芸豆的大戶,今年都獲得了好收益,已選好了籽種,正忙於進行秋翻地,為明年擴種做准備。
結合山區實際,優化產業結構,推廣特色作物,構建『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在這裡初步成功,並快速發展起來。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新發村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種植芸豆專業村。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