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電 題:扶貧解困共築和諧
黑龍江省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實施6年多,取得了紮紮實實的成果,探索出了一條扶貧解困的好路子。通過實施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發展,改變了特困職工精神面貌,建立了新型的黨群乾群關系,維護和發展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是黑龍江省廣大黨員乾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取得的重要成果。
黑龍江省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是黑龍江省在經濟體制轉軌中出現了全國少有的危困行業多、特困企業多、下崗職工多的情況下,由省委制定實施的。實施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以來,全省各級黨員領導乾部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省委號召,通過生活上扶貧、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經濟上扶業,有力地幫助了城市特困職工發展生產,擴大就業,開闢致富門路,走出生活困境。以加強領導為保證,促進『一幫一』工程的健康發展;以制度創新為基礎,使『一幫一』工程納入科學規范化軌道;以典型引路為動力,促進『一幫一』工程的深入推進;以社區為依托,推動『一幫一』扶貧工程的拓展延伸;以強化領導為前提,確保『一幫一』工程質量提高;以資金、技術為保障,幫助特困職工從根本上擺脫貧困;積極開展送溫暖、助學活動,為特困職工排懮解難,這些做法不僅使黑龍江省的『一幫一』工程成效可圈可點,也為今後的扶貧解困工作,構建和諧龍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確定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強調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黑龍江省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是一項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的民心工程,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我們更應該在今後的工作中,把做好這項工作與貫徹落實好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切實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扶貧解困工作,把執政為民作為『一幫一』工程開展的理論基礎,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工程開展的思想主線,把群眾工作理論運用於工程實踐,正確調整和處理人民群眾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一般利益和特殊利益、多數群眾利益和少數群眾利益的關系,在規模上和方法上實現新的突破。進一步做到把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重在扶志;把治窮與治愚相結合,重在治愚;把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重在造血;把資金扶持與政策傾斜相結合,用政策彌補資金不足。進一步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強化推進機制,完善責任機制,用好激勵機制。營造和諧的黨群、乾群關系,讓廣大黨員乾部尤其是領導乾部更多地走出深宅大院、衝出文山會海,深入貧困職工家中,體察他們的疾苦,傾聽他們的呼聲,與最基層、最困難的群眾手攜在一起,為共同富裕的目標去奮斗。堅持以人為本,注重解決社會變革時期的新矛盾、新問題,從關系社會穩定的重要切入點入手,與廣大人民群眾面對面、講實情、心貼心、手拉手、送溫暖,為建設和諧龍江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