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電 自今年6月初中組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4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來,『失業大學生申領低保』在哈爾濱市引起關注,但是來自民政部門的消息說,這項政策在哈爾濱市並沒有產生具體的受益者,截至目前,沒有一個大學生享受到這個政策。
《通知》中提及,『高校畢業生因短期無法就業或就業後生活仍有困難的,民政部門要及時按照有關規定為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臨時救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9月1日後,按照通知要求,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以申領低保。
但是哈市民政局一位負責人說,雖然近日連續接到很多關於未就業畢業生申請低保的諮詢電話,但他們目前只是將情況向上級部門作了反映。這位負責人說,現在人們對通知的理解不一,按省市民政部門的理解,《通知》其實規定得很明確,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本來就是以戶主為申請人,所以應以家庭為單位,而不能以畢業生個人為單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低保戶在收入上要符合『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這一條件。『也就是說,關於申領低保,目前還沒有對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做專門規定。』這位負責人說,這是沒有開展此項工作的首要原因。
根據省政府通報,2005年黑龍江省高校一次就業率達到77.73%,有2萬多名高校畢業生未能實現一次就業。今年,又將有一部分高校畢業生不能實現一次就業。這部分畢業生對申領低保等措施是否期待呢?
日前,在哈爾濱市人纔交流中心,記者采訪了幾位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一位畢業生說,前段時間聽說過這個消息,不知道到哪申請,怎麼申請,就是申請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拿到生活補貼。還有一位畢業生說,不知道什麼條件可以申請,還沒聽說同學中誰申請了呢。這些學生關注著自己可能的『待遇』,但一些政策他們知之甚少,甚至和他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生活救濟和失業救濟,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兩種形式。但是,最低生活保障是不是針對所有失業應屆畢業生,失業畢業生可否享受失業保險金?這些問題,民政部門並沒有能給出很好的答復。
根據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有關規定,只有參加失業保險4年以上的人員,在其失業後方能享受1個月的失業保險,以後每多參加1年,增加2個月的享受期限。大學生不可能一入大學就參加失業保險,即便畢業後就立即享受失業保險,一個月的時間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哈爾濱市民政部門的有關人員說,盡管各有關部門都在拓寬就業渠道,提供各種免費就業服務,畢竟20%左右的高校畢業生不能實現一次就業,而零工資就業也是不可回避的現象。《通知》中提及的『高校畢業生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和地方財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其提供基本生活補助。』同樣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