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8日電 今冬供暖開栓在即,截至目前,哈物業供熱集團作為哈市最大的供熱企業熱費征收率僅有5.5%,而哈爾濱鍋爐供暖經營公司的熱費收繳率只有7%。17日,記者跟隨收費員體驗熱費收繳難的同時,還了解到哈市歷年陳欠熱費累計17億元,65%的供熱鍋爐到了報廢期限卻沒錢更新。
記者親歷收熱費難
7時許,道裡區安德街一居民樓。『快點,一過八點就找不到人了。』記者跟隨快步上樓的藺大姐來到一個單元的2樓,兩家敲門無人響應。203室內一個女子問:『誰?』『收熱費的!』『我是他家保姆,他家沒人。』藺大姐說,『這戶人家就是賴著不交熱費,通電話、打手機、敲門五次了都是這個女聲。』為了收繳一戶的熱費,最多時藺大姐跑了30趟。
藺大姐說,3樓不能敲了,人家已聽到2樓來收熱費的了。快步上了4樓。401室開門的是一位老太太。『大娘,陳欠的熱費你先攢著,先把今年的交了吧。』藺大姐說。『行了,看你也不容易,開票吧。』藺大姐一邊開票,一邊告訴老人:『大娘,今年的熱費你該交865.59元。』『收800吧,我手頭只有50,剩下的過兩天再給。』老太先給定了數。
402室沒人。403室屋內傳來一個青年男子的聲音:『怎麼這麼早就收熱費了?』藺大姐繼續敲門,屋內威脅說:『別敲了,再敲我打死你!』談到挨打,藺大姐對記者說,上門收費遭到推搡已經是家常便飯。還有的男住戶,看見女的上門收費,你一進屋他就開始脫衣服……收熱費要起早貪黑纔有可能堵著人,為此女收費員往往是全家齊動員,自己收費,老公陪著。
兩個小時裡,一個單元24戶人家,11家有人或有人應答,6戶以沒錢為由未理睬收費員;2戶給了290塊錢;3戶表示現在沒錢,過段時間再說吧。
藺大姐的包裡成天揣個大賬本,每頁紙都髒兮兮的,『我一天得翻上百遍。』記者注意到,上面顯示的一戶不足50平方米的人家欠繳熱費本金已經突破兩萬元。
催熱費缺少執行力
前兩年,水產公司給魚當熱費、工廠答應給機器零件、服裝廠拿大捆布抵熱費……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副食店竟然拿臭豆腐衝抵包燒費。欠費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租房戶找不到房屋產權人、原單位已破產熱費卻未列入財政撥款、個體戶討價還價或者耍潑使橫、財政開支單位推脫沒研究……有的單位給職工報銷熱費還要等到春節前,有的甚至拖到第二年的六月份。
據哈爾濱鍋爐供暖經營公司副經理國寶山介紹,每年供暖期結束到下一個供暖期開始之前,是設備維修、管線更新的最佳時期,也是供暖原煤采購的低成本期,但此時卻是供暖企業經濟捉襟見肘的時期。究其原因,熱是商品的意識沒能確立,惡意欠費、搭車蹭熱現象嚴重,產權單位惡意截留,用戶熱費挪為它用等嚴重制約了熱費的交繳。
與此同時,哈市經委批准關停整頓的200多家企業的職工熱費、法定破產企業的陳欠熱費以及生活困難卻不在政府『九種人』熱費減免之列人的熱費,均成了交費難點。和有心無力交熱費的弱勢群體不同,對有些『我有錢,就不交,你能把我咋地』的欠費行為,也缺少約束力和執行力。
歷年陳欠熱費17億
百姓要溫度,供暖企業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記者了解到,為了購買供暖鍋爐所必需的『糧食』———煤炭,哈爾濱鍋爐供暖經營公司采取『內部挖潛』———職工墊付煤款7000萬元。
記者了解到,哈物業供熱集團作為哈市最大的供熱企業,負責市區4000多萬平方米、50多萬熱用戶的供熱,供熱面積約佔全市的四成以上,但截至上月末,熱費征收額僅為5000多萬元,征收率5.5%。
熱費是供熱企業唯一的資金來源,是百姓住上暖屋子的根本保證。2005~2006年供熱期,哈物業供熱集團熱費應收額為9.8億元,可有1.8億多元的熱費因種種原因不能應收盡收,至今已累計陳欠熱費6億多元。來自哈市供熱辦的數字更加驚人:哈市歷年陳欠熱費已達17億元。直接後果是哈市供熱基礎設施歷史欠賬嚴重,現有鍋爐絕大部分使用年限在一二十年以上,需大修理或已達報廢程度的佔65%,亟待更新改造的陳舊老化主乾管網達3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