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龍江省六大舉措呵護農民工健康
2006-10-20 10:35:2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龔楠紅 何璨 林曉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0日電 為了保證農民工生命健康安全,近日,省衛生廳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農民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

  1 兩年內解決參合農民工住院補償問題

  據了解,為滿足廣大農村群眾對衛生服務的基本需求,不斷提高農民健康水平,衛生部門將利用兩年的時間,逐步解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參合』)農民工的住院補償問題。

  為了確保進城農民工能夠享有相應的醫療保障,衛生部門將積極動員已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的農民工參加到合作醫療當中。

  實施先治療後報銷的救治方式。進城農民工在所工作城市患病入院後(包括急診和正常診),其家屬要在3個工作日內同所參加合作醫療試點縣的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取得聯系,並按照合作醫療管理機構的要求用藥和治療。患病農民工在出院前按要求存留好原始及復印的相關票據,以便出院後報銷、獲得補償。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在接到患者出院後的醫療檔案後,在審核無誤後,要在15個工作日內將補償金額送至患病農民工手中。

  

  2 社區衛生提供便宜醫療服務

  為保證農民工就醫方便、便宜、安全,省衛生廳要求各級衛生部門要把散居在城市社區的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納入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對象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為農民工建立社區流動人口健康檔案;為農民工子女適齡兒童建立預防接種卡和證,開展接種工作,提高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

  積極落實對農民工的惠民政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農民工醫療費用實行自願減免政策,在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節省農民工醫療開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要簡化就醫手續,優化流程,方便農民工就醫。

  3 加強農民工聚集地疾病監測

  由於農民工群體具有較大的流動性,管理較難,疾病監測始終是難點。城市建築工地、大中型生產企業多是農民工集聚的地方,也是傳染病最容易發生和流行的地方之一。省衛生廳要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與建設部門等有關部門溝通,了解生產環境中農民工集聚的情況。

  在建築大項目進行前進行通報,疾病控制部門配合建設部門、衛生監督機構進行年度普查,將農民工集聚人群作為重點監測對象,登記造冊。在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疾病控制部門要加強監測和監督,采取有效預防控制措施。

  4 免費為農民工提供艾滋病檢測

  為了促進農民工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識,了解國家免費治療政策,提高農民工主動接受宣傳、檢測及治療的積極性,省衛生廳要求各地在農民工聚集地區開展艾滋病防護相關知識講座或現場播放艾滋病防治宣傳片,並提供保健、生殖健康諮詢、醫療轉診等服務;協調交通部門在車站候車室、長途客車上張貼、擺放艾滋病防治宣傳畫和材料,經常性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識廣播(錄像)。

  全省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農民工聚集的社區和娛樂場所內或附近開設健康諮詢門診,農民工可以到這裡諮詢有關艾滋病預防常識,還可以免費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測。各地要積極為農民工中的艾滋病人、感染者開展抗病毒及常見機會性感染的治療,適當減免機會性感染治療費用。

  5 免費為農民工治療結核病

  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要對駐地農民工中的可疑肺結核癥狀者和疑似肺結核病人,免費開展胸部X光檢查和痰結核菌涂片檢查。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患者、從未因結核病接受過抗結核藥物治療的病人,以及因結核病接受過抗結核藥物治療不足1個月的病人可接受免費的抗結核治療。

  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要落實好農民工肺結核病人的治療管理工作,由駐地基層預防保健組織負責按要求實施管理措施;對要求返回原籍進行治療的,駐地結防機構要將其病歷資料復制並轉給其原籍結防機構,囑其回原籍繼續接受治療;還應將需要外出務工的肺結核病人的治療資料,轉到務工所在地結防機構繼續治療。

  6 工地食品衛生不合格將被查處

  為了保證農民工的飲食安全,加強對工地食堂和農民工集散地餐飲單位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及餐具消毒情況的監督檢查,省衛生廳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在年底前徹底清查建築工地食堂和農民工聚集地餐飲單位,清理整頓不符合衛生條件的工地食堂,責令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餐飲單位進行整改,整改後仍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堅決不予發放衛生許可證。各級衛生部門還要加強發證後的監管工作,對違反《食品衛生法》的工地食堂要依法予以查處。

  針對建築工地食堂,衛生部門將重點檢查是否有衛生制度和衛生管理人員;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的健康證上崗;食品加工場所布局及衛生狀況;原料采購與存放情況;餐具使用及消毒情況;是否有衛生設施。對於農民工聚集地餐飲單位,將重點檢查餐飲具消毒情況。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