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電 題:聚焦出早市的農民工(一)工會組織??農民工的家
記者杜麗華
這幾天,在哈爾濱三姓街出早市賣菜的農民工張憲彬遇到了一件頭疼的事:從老家投奔他來的侄子在南崗區一家餐廳打工,老板拖欠了3個月工資始終不給。張憲彬一時想不出什麼主意來,就找到了三姓攤區農民工工會,經工會組織出面協調,餐廳老板當即承諾23日前兌付拖欠工資。
像張憲彬一樣,在三姓街出早市600多名農民工遇到什麼難事總會最先想到農民工工會,因為這裡是他們值得信賴的『家』。
小學沒畢業的工會主席
在三姓街出早市的人沒有不知道曹國富的,他是和這裡所有人一樣是出早市的農民工,但他比別人多了個『官銜』??三姓攤區農民工工會副主席。
![]() |
正忙出早市的曹國富 |
采訪曹國富是在三姓街嘈雜的早市上,趁空閑時間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1994年夏天,為還清結婚時借的高利貸,只有小學三年文化的曹國富從老家賓縣勝利鎮普安村孤身一人來到哈爾濱。當時他身上只有借來的40多元錢。下車後花20元中介費找到一家建築工地乾臨時工,說好一個月500元的工資,然而乾了43天一分錢也沒拿到。『當時想找個地方去評理卻找不到門!』曹國富說。
後來,曹國富來到南崗區龍泰社區三姓攤區早市租了個攤床,做起蔬菜買賣。
曹國富是個耿直的人,在市場上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總得站出來理論一番。他所在的三姓攤區有幾個收費人員是僱用的,他們收費時對城裡人只收一元,而對鄉下來的農民工卻收8元。曹國富質問他們為什麼一樣擺地攤,交費卻不一視同仁,結果莫名遭到一頓打。曹國富說:『那時我就想,要是有人能給我們橕腰就好了。』
2003年3月9日,曹國富所在的三姓攤區成立工會,大伙推舉他當工會副主席,辦事處乾部也鼓勵他。他說:『只要工會能為我們農民工辦事我就乾。』就這樣曹國富當選為三姓攤區農民工工會副主席,成為哈爾濱市街道第一位農民工工會聯合會副主席。
組建農民工自己的工會
工會成立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吸納會員。清晨曹國富放下自家的早市菜攤,趁農民工出攤的時候挨家挨戶動員。然而不少人說,『咱農民能賣好菜就行了,入什麼會。』曹國富一次次地耐心向他們講解工會的職能、作用,並承諾工會一定為農民工解決實際困難。為了鼓勵農民工入會,首批會員免收會費,只需添寫一式兩份表格備案即可。就這樣,6天時間,首批150名農民工就加入了工會。
就在首批農民工入會的第二天,曹國富聽說農民工會員鞏樹德的妻子得了尿毒癥,每天做透析要六七百元,家裡還有一個上學的孩子,生活很困難。曹國富說:『當時我自己也想看看工會到底管不管用。』於是,他將情況反映到攤區管理所,所長當即拍板免了鞏樹德每月270元的攤位費。曹國富又在南崗區總工會的幫助下與孩子就讀的學校協調,把一年500元的借讀費也免了。他還組織攤區的農民工會員為鞏樹德一家捐款。當他把捐款送到鞏樹德妻子手裡時,她激動得直哭。
這件事振動了三姓街早市的每戶攤主,人們看到工會真的起作用都紛紛主動申請入會。此時,入會的農民工每月需交3元錢,其中1元是會費,2元是互助濟貧救助金,誰家沒錢上貨都可以從救助金裡借。如今在三姓街攤區出早市的1100家業戶中,農民工工會會員就佔了610戶,攤區的農民工全部加入了工會。
農民工從此有了主心骨
由於歷史原因,三姓攤區裡有不少攤位被周圍居民長期『霸佔』,他們自己不去經營,而是『租』給外地來的農民工,平白吃租金。農民工工會成立以後,多次出面與攤區管理所反映、協調這一問題,最終把14個由當地居民長期把持的攤位要了回來,直接交到在此經營的農民工手裡,此舉一下子使每人每年節省了3000元『攤位費』。
上午9點多鍾人們出完早市,白天就沒有什麼事了,經常聚在一起打牌、賭博。成立工會後,為了使大伙把空閑的時間利用起來增加收入,工會和有關部門溝通,在社區的黃金地段專門開闢了『農民工夜市』,並爭取到了免除攤位費的政策,使這些農民工會員每天增加了幾十元收入。進入冬季,工會又組織起了全市第一支農民清雪隊,早晚賣菜,白天清雪,並以工會名義和有關單位簽合同、談工錢。別人清雪一天一個工30元,他們因為有工會簽的質量保證,一個工談到35元。這個冬天剛過一半,他們清雪就已經掙了4萬多元了。
隨著工會組織活動的開展,許多農民工會員感到了自己身上文化知識、法律意識等方面的欠缺。於是,工會組織開辦了哈爾濱首家農民工夜校。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農民工如何融入市場經濟……這都是夜校教學的內容。多數農民工都會抽出時間坐到教室學習,到目前為止,農民工夜校已經開辦了專題講座20餘次,先後有近千名農民工接受了免費培訓。
如今,在三姓街出早市的600多名農民工不再是散兵作戰,他們為有自己的工會組織而感到自豪。農民工都說,農民工工會就是咱農民在城裡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