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5日電 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49億元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本報訊前三季度黑龍江省宏觀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三次產業共同推動,三大需求同步拉動,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多數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加快,經濟運行質量提昇,全省經濟正朝著『又快又好』的方向發展。這是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的。
整體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49億元,同比增長11.6%,高於10.7%的全國平均水平,增速同比加快0.6個百分點,是1992年實行季度GDP核算以來同期的最高增幅;自2002年以來,全省經濟增速連續五年同期在10%以上的高平臺上運行,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分別增長11.5%、11.4%和11.6%;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6%,漲幅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仍保持在較低水平上;截至6月末,黑龍江省已有3062戶企業完成改制,改制面達88.3%,其中地方國有大中型企業180戶,佔應改制地方國有大中型企業的89.6%,有力地推動了微觀層面景氣度的上昇。
三次產業同步增長。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06.3億元、2436.9億元和140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5%、13.6%和9.1%,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別為3.2%、69%和27.9%,其中工業貢獻率為65.9%,是拉動GDP增長的主力;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連續三年增加,預計糧食總產量達756億斤,同比增長5%;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920.9億元,同比增長15.3%,增幅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是1998年開始規模以上工業統計以來同期的最高增幅,連續七年同期保持兩位數增長。全省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有276戶,實現工業總產值3435.1億元,增長18.7%,佔規模以上工業的87.6%,拉動工業生產增長16.4個百分點;全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4%,增幅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46.6億元,增長28.5%。
三大需求同向拉動。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7.5億元,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069.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1%和26.9%,增幅同比分別提高2和3.1個百分點,是1995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全省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402.3億元,同比增長13.7%,增幅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是1998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95.9億美元,同比增長36.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6個百分點,自一季度以來,全省對外貿易增幅在全國各省(市、區)中位居前列;前三季度,全省實際利用外資12.8億美元,同比增長20.8%。
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前三季度,農林牧漁業投資25.2億元,同比增長28.8%。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32.7億元,增長11.1%,增幅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城鄉消費增幅差距由上年同期的4.5個百分點縮小為3.4個百分點。財政用於農業支出16.4億元,增長25.4%。金融機構農業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136.4億元;全省全年糧食作物標准化種植面積所佔比重達83%,無公害、綠色食品種植面積同比分別增長40%和18%。全省畜牧業實現產值293.9億元,同比增長6.7%。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43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52.6億元,分別增長13.2%和48.1%;六大工業基地完成投資380.6億元,同比增長24.9%,佔工業投資的90.9%。實現產值3715.2億元,增長18.7%,佔規模以上工業的94.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17.6個百分點。
經濟運行質量提高。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財政收入336.7億元,同比增長23%;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6元,同比增長10.9%,增幅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655.9元,同比增長了6.2%;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325.6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利潤970.7億元,增長23.7%,工業企業利潤20%以上的增速同期連續保持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