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5日電 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嫉妒、報復心理強;自私、利己主義思想普遍;任性、固執、愛發脾氣……日前,記者在對哈市部分中學采訪時獲悉,許多單親家庭或者由爺爺奶奶看管的孩子多存在上述的性格缺陷。教育界人士認為,中學階段是人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因而中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該和家長聯手教育孩子。
據哈市第60中學的一位副校長介紹,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因工作忙而照顧不上孩子的家長都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家裡,隔代人的溺愛使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做事以自我為中心,依賴、任性、情感脆弱、意志薄弱。另外一所初中的老師向記者介紹,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經常會出現冷漠、情緒不穩定、社交困難等性格缺陷,急需正確引導和幫助。
許多所學校的教師表示,想要彌補中學生的性格缺陷,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學校可以通過家訪做到先了解每名學生的家庭情況,然後教師對學生有針對性地引導。哈市第70中學的校長張濱橋說,他們學校已於10月中旬啟動為期兩個月的家訪工作,重點關注五類學生:家庭困難的學生、單親家庭的學生、變化大的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殘障學生。通過家訪改變因家教的缺失而導致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
記者采訪中獲悉,許多班主任老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采取愛心行動,讓孩子形成陽光性格。哈市某初中二年級學生丁某平時學習成績中等,經過一學期的努力以後,學習成績非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與同學的交流也少了,變得很冷漠,當班主任了解到學生之所以有這些表現是因為父親失蹤的原因後,經常與他溝通,幫助他走出情緒低谷。
據了解,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哈市第70中學校長張濱橋認為,應抓住中學階段這一性格的良好塑造期,在教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克服性格中的缺陷和弱點,和家長聯手共同努力幫助他們形成熱情、開朗、誠實、勇敢、勤奮、自信等良好性格品質。
張濱橋說,為了增強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他們學校專門編寫了一本《家長錦囊》,實現家長學校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