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東寧林業局負責人明確表示 有指標也不殺野豬
2006-10-26 07:04: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6日電 東寧縣是牡丹江地區被野豬『侵犯』最嚴重的地方之一。記者24日從牡丹江東寧縣林業局了解到,東寧縣目前正在建設省級生態縣,加大對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今年不會捕殺野豬。即使上級主管部門下達捕殺指標,也不會進行捕殺。該林業局的負責人表示,殺野豬不能解決山區農田被破壞的根本問題。

殺野豬不能解決山區農田被破壞的根本問題

  野豬沒多到非殺不可程度

  據東寧縣林業局局長姜濤介紹,東寧縣森林覆蓋率達87%,地理概貌為『九山半水半分田』,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稱。東寧縣生態工程建設從2002年起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階段。2002年至今,退耕還林9.5萬畝,完成三北防護林面積0.54萬畝,完成封山育林面積3.6萬畝。加之,常年都進行野生動物保護宣傳,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逐漸加強,東寧縣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野生動物的種類得到恢復,數量有所增加。

  野生動物多了,也出現了野生動物光顧農田的事件。據東寧縣林業局不完全統計,2005年,野豬和黑熊等野生動物啃食、毀壞4個鄉鎮28個行政村的莊稼5158畝。主要毀壞的是玉米、大豆、倭瓜和向日葵等農作物。

  『雖然野豬數量增多,毀壞了部分農田,但還沒有達到泛濫程度。』姜濤說,如果野豬的數量超出本地的承受能力,或是對其它物種造成了危害,進行適當捕殺是有必要的,但東寧縣的野豬數量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因此,他們今年不會捕殺野豬,即使上級部門下達捕殺指標也不捕殺。

  據了解,牡丹江市林業局已接到省林業廳關於牡丹江市捕殺野豬的批復,限額捕殺50頭。

  山不『豐收』人侵野豬領地

  姜濤認為,近幾年出現野豬吃莊稼的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近兩年不『收山』,即森林樹木的果實不豐收,野豬尋找食物困難;另一方面是人侵佔了野豬的領地。

  據姜濤介紹,野豬是食草動物,主要在森林裡尋找食物,以柞樹(俗名『橡子樹』)果實橡子為主。正常年份,野豬拱柞樹,使樹上的橡子掉下來,然後食用。由於天氣原因,近兩年不『收山』,橡子的收成不好,個別野豬吃不飽,就下山尋找食物,也就出現了啃食、毀壞莊稼的事情。如果以後『收山』,橡子多了,野豬就不會下山毀壞農田了。

  據悉,東寧縣被野豬光顧的農田都在山區或近山區。『人給野生動物足夠的生存空間,就會減少野生動物對農作物的損害。』姜濤說。

  『殺豬』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東寧境內野豬的數量近幾年明顯增多,至少有上千頭,捕殺幾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姜濤說,野豬數量的增多,不同程度地毀壞了農田,捕殺幾頭,野豬還會毀壞農田,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據姜濤介紹,這兩年野豬增多,他們就組織各鄉鎮成立護秋隊,用敲鼓打鑼、放鞭炮以及鳴槍等方式驅趕野豬,減少農民的損失。雖然有些野豬很難驅趕,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在主要的矛盾是野豬毀壞莊稼後,沒有補償標准。如果有關部門出臺了補償標准,就可以按毀壞農田的程度和面積,給受損農戶一定的補償。這樣就既可以保護野豬也可以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失。

  據悉,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近幾年東寧縣實施了退耕還林等工程,讓農民從林地裡走出來。僅2006年春季就完成退耕還林面積3756.4畝。林業局還同勞動保障等部門,給這些退耕還林的農民解決就業問題,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懮。

  從保護野生動物方面考慮,對野豬也不適合進行捕殺,保護野豬也是保護野生東北虎。姜濤講,有關專家對野生東北虎的行蹤研究發現,野生東北虎是跟隨著大群野豬的蹤跡行走的,因為野豬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因此,保護野豬,也是保護野生東北虎,為野生東北虎提供食物。只有這樣,纔能保護野生東北虎的種類不受影響,使之生存繁衍。因此,我們還是應該想辦法保護野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