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電 日前,一種名叫"七粒清婦潔寶"的保健品因違法做醫療廣告、暗示有醫療作用、沒有外埠銷售證明等原因被黑龍江省禁售。黑龍江省鶴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汪殿武說,盡管現在加大了對假冒偽劣保健品、食品、化妝品的打擊力度,但假劣商品依然猖獗,主要有四個原因。
原因一:政府監管部門多,監管資源分散。食品監管涉及到衛生、工商、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商業、農業、糧食、海關等多個部門;保健品監管涉及到衛生、工商、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海關5個部門;化妝品監管同樣涉及到衛生、工商、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海關5個部門。這些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監管部門,目前尚未形成積極有效、主動自覺的協作機制,沒有發揮出對假劣和過期失效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強大的震懾作用。
原因二:政府監管部門責任不清,職能交叉。食品從田園到餐桌,有諸多部門參與監督管理,管理部門的繁雜,在履行監管職責上造成了推諉扯皮的現象,老百姓發現假劣食品不知道到哪個部門投訴舉報。保健品、化裝品的市場監管也存在這方面的嚴重問題。雖然有些地方政府建立起各種形式的領導機構和行業協會,制定出了許多督查督辦制度,但是部門之間職能重疊的問題,仍沒有得到徹底根治。在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上,由於多個部門參與管理,極易出現監管盲區和空白點,這無形中給違法者制假售假造成可乘之機。
原因三:政府監管部門整頓力度不夠。從查處的各類食品、保健品、化妝品違法違規案件上看,絕大多數是罰款和沒收非法所得,追究刑事責任的寥寥無幾。罰款有的也是一輕再輕。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保護主義和監管權力人情化、商品化在起作用。
原因四:標准過多過亂。同一產品有農業標准、衛生標准、質量標准等多個部門標准,這給監管實踐帶來諸多不便。
對此,他提出,就盡快轉變多頭監管、多頭盲管的工作局面。授權一個監管部門對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實行綜合監督,並根據這一行政職能,制定相應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綜合監督法律法規,加大對制假售假者的查辦力度。同時統一檢測標准,為政府部門執法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