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電 由於同屬北方,生活習慣相近、語言交流沒有障礙,大連已經成為我省農民工外出務工的主要輸出地之一。據粗略統計,目前在大連務工創業的龍江籍農民工多達10多萬人。從服裝加工、水產品加工到餐飲服務、運輸配貨,『龍哥龍妹』的身影活躍在大連各行各業。
龍江籍農民工如今在我們這兒可是『香餑餑兒』,許多企業招工時都爭著搶著要找『龍哥龍妹』。大連新光彩就業服務有限公司招聘中心主任張秀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然而,『龍哥龍妹』以前在大連的口碑可不是這樣,省政府駐大連辦事處副主任譚雲波對此記憶猶新。他說,3年前我省開始有組織地輸出農民工之初,他們無論去勞務中介部門還是直接去企業聯系用工輸出,都處處碰壁。有的企業甚至在招工啟事上明確標明『黑龍江籍不招』字樣。『這樣的局面事出有因。』譚雲波告訴記者,以前我省有不少農民工在大連打工。這些人多是投親靠友、成幫成伙來的,在企業裡比較紮堆;而且東北人豪爽,講義氣,一旦一個人受氣或與其他人發生衝突,就經常一伙人全上,導致群毆;更有甚者,曾幾次發生集體罷工或辭職,讓企業生產線被迫停工的事件。而且,北方男孩花錢大手大腳,愛聚堆喝酒,酒後鬧事也時常發生,讓企業覺得非常頭疼。
2004年,我省提出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之後,大連辦率先在駐外辦事處中啟動了農民工服務站,通過有組織地輸出,加強對農民工的維權服務,注重與用工企業溝通,協助教育管理農民工,以扭轉『龍哥龍妹』在外的形象。
省政府駐大連辦事處組織勞務對接會、嘗試『培務一體』輸出新模式、由走出去推銷到請勞務中介和用工企業到龍江實地考察等諸多方式,竭力推開轉移之門。三年來,經過不懈努力,他們先後與大連有關部門簽訂了《勞務合作》、《勞務培訓》、《勞務維權》協議,與大連10餘家勞務中介機構和50多家用工企業建立了長期勞務合作關系,接連召開兩次大型勞務輸出對接會,組織省內80多家勞務對接團組與大連用工市場對接,向省內提供就業崗位15萬多個。
看到政府有如此工作力度,大連用工企業顧慮漸失,對『龍哥龍妹』也由不願用到爭相聘。在大連辦去年組織的一次勞務對接會上,許多用工單位和中介機構聞訊不請自來。如大連景宏職業介紹所得知消息後,帶著彩色宣傳板到辦事處要求參會;遠在莊河的大連最大的家具企業華豐木業集團,主動打電話要求參會,並提供了大量的用工崗位。如今該企業1800多名員工中,有1000多人來自黑龍江;在大連水產品加工骨乾龍頭企業、天寶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龍哥龍妹』多達1200多人,佔企業員工總數的60%多。
在剛剛舉辦的黑龍江省在連務工優秀『龍哥龍妹』暨最佳合作單位表彰現場會上,大連辦的工作人員又接到1000多份『用工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