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電 『以前醫生濫檢查、多開藥,病人心中沒有數,醫院也很難管。現在,病人檢查、用藥,醫生都要按「臨床路徑」來,病人再也不會花冤枉錢了。』黑龍江省大慶市龍南醫院院長李海華說。
今年以來,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對104個單病種實行『臨床路徑』管理,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從源頭上杜絕了濫檢查、大處方。今年1至6月,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醫藥費收入與去年同比下降12.9個百分點,住院病人人均費用減少839.54元。這意味著,集團為患者節約醫藥費用5162萬元。
節約費用提高質量
『臨床路徑』如同醫生的『標准作業圖』。過去,醫生給病人做什麼檢查、用哪類藥物,基本上是憑借經驗和習慣,隨意性很大。如該用青霉素用了先鋒,該做X光做了核磁,醫生的行為很難約束。而『臨床路徑』就是針對某一病種,嚴格規定了診療項目、用藥、檢查、觀察、飲食、護理、手術指導等7項內容,從患者入院起到出院,做什麼檢查、用什麼藥品、哪天做手術、術後如何護理,都有『標准流程』。醫護人員如『違規作業』,擅自更改用藥、檢查項目或延時手術,必須向專家組說明原因,否則就要受到處罰。
為了提高『臨床路徑』的科學性、合理性,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參考了國內外的醫學文獻資料,並組織藥學、外科、內科、經濟學、護理等專家成立專家審核組,對各醫院制定的『臨床路徑』進行審核。從今年起,集團下屬的油田總醫院和龍南醫院兩家核心醫院,各自對104個單病種實行『臨床路徑』管理,涵蓋了住院病人80%以上的疾病。其他9家成員醫院也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臨床路徑管理辦法》。
『臨床路徑』管理節約了醫療費用,提高了醫療質量。在傳統的治療過程中,由於醫生不同,治療水平和效果也大不相同。現在,即使是經驗較少的年輕醫生,只要嚴格按照『臨床路徑』進行治療,也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醫療透明患者放心
集團總經理劉湘彬指出,『臨床路徑』並不是要『捆綁』醫生的『手腳』。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臨床路徑』也給醫生留有選擇治療方案的空間。如每類藥品從低級到高級,有三種選擇,患者可以根據經濟承受能力選擇藥品;對可能出現並發癥及伴隨病的患者,醫生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檢查項目。『臨床路徑』原則上是一年修訂一次。如果出現治療效果更好、費用更低的新技術、新藥品,醫生可隨時報專家組論證,通過論證後立即修訂,納入『臨床路徑』管理。
『臨床路徑』管理讓醫療過程更透明,患者更放心。凡是住院患者,通過醫生的『講病』,都能詳細了解整個看病過程,如預期住院天數、預期醫療費用、采取的治療措施等。黑龍江省五常縣興隆鄉農民楊會雲患腦瘤,不久前來到龍南醫院住院治療。她說:『起初為了早點做手術,我准備了個紅包,可紅包還沒送出去,手術就做完了。』按照『臨床路徑』管理,患者前兩天檢查,第三天手術,第九天出院,大大節省了住院總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