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電 哈藥,又一次站在了領獎臺上。
10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僱主論壇』大會上,哈藥集團被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僱主組織共同評為2006年『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優秀企業』,成為哈爾濱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哈藥集團董事長郝偉哲將獲得榮譽的原因總結為『一以貫之的和諧取向』。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發展、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和諧進步、構建企業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和著『和諧三重奏』的強勁節拍,哈藥集團在做優秀企業公民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免費午餐結成和諧『同心圓』
一頓免費的午餐,牽出一段『和諧的故事』。
在哈藥集團制藥總廠,職工們曾有一個企盼多年的願望:吃上免費放心的午餐。然而,8000多人的大廠、24小時不能間斷的連續性生產,使職工們這個願望一時很難實現。數千職工有的自帶午飯,有的從小食堂買飯,大多數則在周邊小飯店就近解決。
和諧的勞資關系需要『愛』做基礎,『以人為本』當從職工所盼做起。2005年,剛剛上任幾個月的新廠長金乃岩決心解決職工吃飯難題。很快,建設中的信息辦公大樓被『挪用』4層,4000多平方米的總廠辦公區搖身變成了職工大食堂。原有的3個小食堂也全部重新改造,舊貌換新顏,增加職工就餐面積。其中,哈制藥總廠的二廠食堂還把辦公區擠到了質檢部的小樓,辦公區能合的合、能並的並,職工就餐面積比原來擴大了整整一倍。上廚房新設備,制藥總廠一下子投了300萬元;充實後勤部門,100多名各車間生產一線分流人員成了『保障部隊』;對送餐車輛進行裝廂改造,3臺衛生的送餐車往返廠區為職工送餐上門……幾個月過後,8000職工終於吃上了免費午餐。
據制藥總廠後勤保障部黨支部書記張穎說,職工一頓免費午餐,工廠每天要采購五六頭豬、數千公斤蔬菜,一年下來支出近千萬元。但這一工作卻使企業與員工結成了同心圓。
尊重勞動者,保護勞動者,善待勞動者。到2005年,哈藥集團所屬重點企業制藥總廠、三精制藥、制藥六廠、中藥二廠、世一堂制藥廠等全都推出了職工免費午餐,員工收入也比集團組建之初翻了8倍。制藥總廠等企業還克服工藝連續性等困難,實現了職工帶薪休假。
按照『讓勞動者享有尊嚴,讓創造財富者分享改革成果』的改制原則,2004年,哈藥集團增資擴股實現了『三不』,即國有資產不流失、職工不下崗、福利待遇不降低。在順利實現企業改制的同時,還使兩萬多名員工無一人下崗、福利待遇得到提高,勞動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把企業的溫暖傳遞到社會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一個使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協調一致的企業,在構建企業與社會的和諧關系進程中,無疑將獲得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與推動社會發展的雙贏。哈藥集團真切地向人們證明了這一點。
當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湧入冰城時,哈藥集團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加大抗洪急需藥品的生產量,滿足抗洪救災一線的需要;職工還踴躍獻愛心,捐款捐物價值達3122萬元。當『非典』疫情襲來時,哈藥開足馬力,晝夜生產抗非典急需的藥品為國分懮。多年堅持為哈爾濱市老年人基金會捐錢捐物,並主動提供多項服務,出資興建希望小學,敬老助學。無論是出資解決貧困地區飲水難、出資救助弱勢群體,還是參與修復索菲亞教堂、改造太陽島等城市標志景觀,抑或參與冰雪節、哈夏音樂會等重大活動,哈藥集團始終不遺餘力地盡責,傾盡真情地扶助,把企業的溫暖傳遞到了社會。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哈藥集團累計捐贈已超過5700多萬元。
對一個成熟企業來說,既要做市場經濟中的經濟主體,也要做社會文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這一方面體現了一個成熟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一個成熟企業用好文化帶來好生意的聰明叡智。在以『企業與社會和諧共處』的理念下,參與城市文化建設被哈藥集團提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繼2005年哈藥集團制藥六廠出資建設並管理哈爾濱藝術宮版畫博物館、系統地收藏國內外優秀版畫作品後,今年哈藥集團醫藥有限公司又出資創辦了國內規模最大的攝影展館———哈藥國際數碼攝影展館,2000餘平方米的經營面積變成了市民可常年免費參觀攝影作品的好去處。
盡責之舉亦贏心。2004年,國家民政部為哈藥頒發了『愛心捐助獎』。在去年揭曉的『胡潤慈善榜』上,哈藥集團成為黑龍江省唯一入選企業。哈藥集團還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慈善捐助活動先進單位。2005年,經國內權威機構評估,『哈藥牌』總價值高達106億多元,以強大的品牌社會影響力創下全國醫藥行業之最。
治理『小環境』改善『大自然』
不久前,在同行一片羡慕的目光下,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終於跨過了全球藥業巨頭設下的那道苛刻的『門檻』。
那個全球藥業巨頭曾為在中國尋找的委托加工合作伙伴設下了『苛刻』條件———絕不與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合作。然而,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都是高消耗、高污染大戶,環保達標談何容易。在對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實地考察後,美國輝瑞公司亞洲區工廠安全健康環境負責人山姆豎起了大拇指: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在環保上是負責任的,其污水處理的深度遠遠超出了國外的要求!
然而,這聲贊譽來得並不輕松。據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宣傳部長蔡麗介紹,僅在污水治理上,工廠就已斥資上億元建設污水處理廠。目前兩個廠區的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後出水全部實現達標排放。每年污水廠僅運行費用就高達5000萬元。現在,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污水處理系統已成為國內同行業中第一家針對制藥廢水特點,一次投產、一次成功達標的污水處理系統,成為國內數十家企業爭相『拷貝』的對象。
『用於治污的巨額支出雖然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降低了產品利潤,但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努力實現企業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廠長金乃岩這樣說。
據了解,多年來,哈藥集團始終堅持環境影響最小化、資源消耗減量化、優先使用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及原料和產品無害化原則,在節能降耗、治理污染上進行了諸多嘗試,投入數億元巨資進行環保治理,取得了顯著效果。為從根本上解決環保污染問題,該集團還建立了一整套『以防為主』的環保生產模式,從產品設計到生產全程均按照減少污染原則進行,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綠色』程度,提昇了品牌影響力。治理『小環境』改善『大自然』,哈藥集團以嚴格的自律實現了企業與自然和諧發展。
關愛職工,實現企業與員工和諧發展;回饋社會,促進企業與社會和諧進步;控污節能,構建企業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和諧哈藥』,正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