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佳木斯改制荒唐事:領導自賣自買職工被逼退股
2006-11-07 09:09:31 來源:經濟參考報網絡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檢察院經過一年多的縝密偵查,在哈市國資委、工商部門及公安機關的緊密配合下,查處了一起利用國有企業改制之機,大肆侵吞國有資產達2600餘萬元的案件。10月26日,黑龍江哈市中級法院以貪污罪、挪用公款罪、虛報注冊資本罪,一審判處原黑龍江省經協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關潤松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資料圖片)

    東北網11月7日電 國企改制改出荒唐事:違反法律規定的『退股』行為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原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成了事實——職工股竟全部被退掉。而令部分職工更加疑惑和不滿的是,公司也被注銷,包括國有資產在內的近千萬元資產去向不明。

  紅利變成退股資金

   據經濟參考報消息稱,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原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部分職工向記者反映,佳木斯市北方釀酒總廠是個擁有幾千萬元固定資產的國有企業,1997年,政府對其進行股份制改造,企業全員買斷,企業淨資產也出售給職工。因為是贏利企業,所以職工踴躍籌資當股東,495名職工有492名出了資並成為新企業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企業改制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企業規模及效益一度居全省同行業前列,成為地方財政的支柱企業。1998年開始,企業先後四次向職工派發了紅利。2001年,佳木斯市政府用國有土地使用權置換了職工的國有職工身份,新企業將土地使用權轉化為股份並入了企業,進一步完成了企業的轉制。

    據職工介紹,2002年12月,時任公司領導以辦理股權證為名,將職工入股的有關收據和憑證收了回去。後來職工們盼來的卻是令人驚訝的答復:職工因為領了錢,所以已經退股了,公司已不再有職工的任何股份和產權。

    職工們認為,他們被退股是不合法的,因為有關法律規定股份制公司的股是只能轉讓不能退的。另外,公司也確實沒退過股,只發過紅利,因為有關職工所領紅利的明細賬上還清晰地標明交納的所得稅稅金,如果是退股,怎麼還要交稅呢?

    職工股為啥被退掉?記者幾經努力也沒有采訪到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仁彪,公司副總經理馬傑說,有關法律是否允許退股她不清楚,但她知道退股和分紅不是一回事。現在企業已經認定是職工退股了。

    企業改制成了領導『自賣自買』

    職工介紹,佳木斯北方釀酒總廠是佳木斯市第一個改制的國有企業,也是第一個改制的贏利性企業,這個企業的改制曾被地方政府部門當作得意之作。就連記者采訪時還有相當一部分職工認為,改制伊始就改成了一個完全由職工股組成的股份制企業,因為徐仁彪在有關刊物上曾發表文章說『將北方釀酒總廠改組為由全部職工個人股組成的股份制企業』。可是記者在調查時發現,這個企業開始改制成的卻是一個國有控股的股份制企業。

    佳木斯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有關企業檔案顯示,企業股份的組成是這樣的:國有資產(土地和商譽)961.9萬元(佔59.2%);職工集體股(以職工工會的名義出資)434.4萬元;22個自然人(代表492名職工出資)228.7萬元。雖然當地政府在2001年以土地使用權置換了國有職工身份,但具體置換多少錢職工不清楚(直到2005年職工纔領到『一次性經濟補償金』),且這部分錢一直作為國有資產在公司中存在。

    職工認為,以工會名義出資的434.4萬元職工『集體股』也是企業改制的『怪胎』。職工說,後來這個集體股真的出了事:在職工沒有授權的前提下,工會領導就私自做主把這個集體股『轉讓』給了包括徐仁彪在內的20個自然人。且直到現在,職工也沒看到這20個自然人出資434.4萬元的證明。後來在職工們被強行認定退股後,這20個自然人成了公司的新股東。

    記者發現,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在2004年解散時有一個《清算報告》,這份文件顯示,截至2003年12月,公司資產總額已達到了3365萬元,其中剩餘資產達到2155萬元。這些剩餘資產分配給徐仁彪306萬元經評估的辦公大樓和44萬元經評估的土地使用權。其餘19個新自然人股東也分到了兩萬元到48.4萬元不等的貨幣。

    《清算報告》顯示,分配後,企業還有715.2萬元(作為安置職工費用)和961.4萬元(作為職工福利)兩筆剩餘資產共1676.6萬元進入了新企業的資本公積,可在新企業黑龍江北方佳賓酒業有限公司的《設立登記申請事項》上,注冊資本卻變成了500萬元,公司的全部股東名錄也變成了包括徐仁彪等在內的20個新的自然人。職工認為,企業改制走到這一步已完全變成了廠領導的『自賣自買』,不但職工股沒了,一部分國有資產也不知去向。

    防止違規操控給改制種下毒瘤

    職工反映,不僅公司內部管理得亂七八糟,有關政府部門也對這個企業的違規改制視而不見。記者采訪佳木斯市國資委有關人員時了解到,新公司安置職工用去了640多萬元資產,可職工們不解的是,計入資本公積的1676.6萬元剩餘資產,就算用去了640萬元,其餘1000多萬元資產哪兒去了呢?

    佳木斯市國資委黨委紀委書記李志明和經委輕工辦副主任姜濤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是企業改制不徹底留下了一些問題,政府在改制時也充分考慮到了職工利益,至於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應該是不存在的。

    職工還給記者提供了關於這個公司的兩本名稱不一樣的企業檔案,一個企業名為『佳木斯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另一個企業名為『佳木斯北方佳賓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職工認為,企業兩本檔案,就是某些人搞違規操控、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有力證據。

    在佳木斯市工商局,記者見到了這兩本企業檔案。佳木斯市工商局企業登記監督管理分局兩位負責人劉壽良、孫靜波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也是剛發現這個事情。他們說,工商部門對企業登記審查是書式審查,不進入實質性審查,企業內部運作不規范的事他們無法全程監管。

    職工們還反映,他們不清楚的是,1997年買斷國有身份時就應得到的買斷款,為什麼當時不給他們,而在2001年被通知退股時也不給他們,偏偏拖到2005年纔給他們。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律師在翻閱了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和北方佳賓酒業有限公司的企業檔案後說,如果有關部門詳查這件事的話,恐怕有些人得坐牢。這位律師說,不顧及職工利益的違規操控,不僅會給企業改制種下毒瘤,也會給經濟發展帶來很大麻煩。

    黑龍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師熊星火認為,無論企業改制過程中職工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得了股權,只要職工股存在的事實成立,按照『資本不動』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法對職工股進行強買強賣,更不用說『退股、撤股』,否則就是違反法律。而政府的相關部門也應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切實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保護好職工利益。

    佳木斯市國資委的一位乾部向記者透露,佳木斯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70%的股份已在今年6月轉讓給了浙江的一家民營企業。上訪職工說,徐仁彪的股份變現了,可我們的職工股到哪兒去了呢?(程子龍 王建威)

點 評

    胡祥鼎 黑龍江省原國資委主任、現黑龍江省人大財經委主任

    國有企業改制中,為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應形成『四個見面』、『五個監督』等一整套制度。『四個見面』,是指改制政策與職工見面,改制方案與職工見面,安置辦法與職工見面,經濟補償與職工見面。通過『四個見面』,把和職工利益息息相關的部分公開、透明地擺在他們面前,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

    『五個監督』,是指對國有資產發揮監管作用,監事會、產權管理部門、監察機關、財務總監、中介機構發揮監督作用,避免投資者進入企業、原企業應收款不知去向、企業被掏個精光等情況的發生。中介機構由出資人通過競爭的辦法來招聘,並由出資人統一付費,解決中介機構『吃人家嘴短』的問題;對於中介機構的資產評估和審計結果建立專家評審制,由國資委召集專家來評審中介機構的報告,對於低估國有資產的機構進行解聘。

    熊星火 黑龍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師

    在國企改制過程中,企業面向其職工轉讓部分產權,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組建股份制企業,有利於解決國有企業一股獨大的問題,有利於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但近年來職工股糾紛案頻發,企業強制收購職工股份、在職工不知情的情況下取消或減少職工持股比例等使職工權益受侵害的事件屢屢發生,這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企業或政府部門,在國企改制時,無視法律、法規,侵犯小股東的合法權益,無論有什麼樣的借口都是不妥的,這不僅會使國企改制走上歧路,甚至會極大傷害廣大群眾改革的積極性,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埋下隱患。

    回寶剛 黑龍江孟繁旭律師所律師

    公司股權在轉讓時,需要雙方做出明示,即必須是轉讓方的真實意思,而且首先是股東之間的轉讓。如果事實如北方佳賓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所說,他們是在領取分紅賬單上簽的字,就不是股權轉讓的明示,有關方面認定其退股是無效的。不僅如此,操縱職工退股的人也不僅僅是一般民事意義上的欺詐,而且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即詐騙罪。有關工商部門在給企業進行股權變更時,應盡審查義務,如果在審查材料有缺項的情況下仍給對方做出了變更,那將承擔責任。在股權變更這樣的敏感事例中,工商部門特別應該盡到法律上的高度注意義務。

    當前企業改制過程中,許多人由職工身份變成股東身份,可是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股東的權利,也沒有行使股東的一些表決權。這件事提醒所有改制企業職工注意,應充分關注並行使自己的職工或股東權利,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