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推廣種植優質水稻 慶安縣農民增收5500萬元
2006-11-08 13:15:3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向陽 王瑩 李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8日電 『今年我家30多畝水田種的龍稻4號品種可掏上了,每?純掙10000餘元』。在談起自己的收入時,慶安縣久勝鎮久揚村村民劉榮惠滿臉喜悅。近年來,為了幫助稻民增收致富,慶安縣委、政府結合該縣優勢,緊盯市場需求,積極引導和幫助農民調整水稻種植結構,為農民提供可看、可學、可比、可乾的樣板田,使越來越多的稻民迅速增收致富。

  慶安縣有水田110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一半。為了能讓稻農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最大的效益,得到更多實惠,這個縣先後在平安、久勝等水稻主產鄉鎮建設四處水稻品種對比實驗科技園。他們派專業技術人員到外地進行參觀和考察,引進並培育適合本地種植的有特色的水稻良種20多個,然後由政府在水稻品種對比實驗科技園內給農民做試驗,指派農技人員進行試種,積累經驗。每年春、夏、秋的農閑時組織鄉村屯乾部和農民來實驗田參觀學習。對那些高產、高效的良種,政府再向農民推廣。政府的這一舉動,讓許多農民在種植水稻優良品種上嘗到了過去沒有過的甜頭。

  同樂鄉同興村農民何海就是其中一個。過去,何海種植水稻一直很盲目,總是隨『大幫哄』。2004年,他到縣裡的水稻實驗田考察後,第二年選擇了龍粳14號品種,當年就獲得大豐收。45畝水稻平均畝產550公斤,比過去多收60公斤,由於米質好,每公斤水稻賣了2元,畝純增收120元。今年,他又選擇了縣裡實驗成功的綏粳4號品種,產量和收入又都超過了去年。

  如今,慶安縣農民都紛紛開始種植優良品種水稻。據縣農委副主任楊士信介紹,2006年,該縣水稻優良品種使用率已達到95%以上,僅此一項,農民增收5500萬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