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8日電 近日,在用戶家做了三個月保姆的徐大姐因『鍋包肉做得不好吃』被僱主『炒』掉了,雖然雙方簽訂了一年的服務合同,但主人一句『不滿意』,她只好收拾行李走人。記者在哈爾濱市一些家政公司了解到,有一半以上的保姆曾有過被無故克扣工資、合約未到期被辭退或遭到用戶故意刁難的不公正待遇,因缺乏相關管理機制和維權措施,保姆的合法權益頻頻受到侵犯。
來自五常農村的徐大姐告訴記者,今年8月,經家政公司介紹,她與南崗區一用戶家簽訂了為期一年的服務合同,負責打掃衛生、做飯等家務,月工資700元。在用戶家裡,她竭盡自己的全力做著每一件事,希望能使用戶滿意。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她做了一盤鍋包肉,女主人吃了幾口便大發雷霆,說做得太難吃了。第二天,徐大姐便被辭退了。對此,她既委屈又無奈。
記者在家政公司采訪時,很多保姆都向記者講述了曾遭遇用戶不公正待遇的經歷。她們說,乾活再苦再累不要緊,但最怕用戶不尊重自己。乾了四年多保姆的楊大姐說,一次她在用戶家乾活,無意中說話得罪了主人,當月工資便被扣掉50元;保姆鄭大姐曾因『乾活慢』被扣工資。據報達家政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一些用戶確實存在對保姆不尊重的現象,刻意挑毛病、無端克扣工資、隨意解僱保姆的情況時常發生。該公司曾有保姆因地板沒擦乾淨、行為舉止不夠優雅、做飯不香等原因被辭退。一些用戶認為自己付了工錢,保姆就應該聽從自己擺布,對保姆冷言冷語、諷刺挖苦或是稍不如意便將其『炒魷魚』。
記者從哈爾濱市各區級法院了解到,近年來,保姆因索要工資或履行合約而將用戶告上法庭者寥寥無幾,她們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時多采用忍氣吞聲,把委屈藏在心裡,或是由家政公司作為『娘家人』出面調解。黑龍江信誠律師事務所陶律師表示,保姆與用戶簽訂家政用工合同後,雙方便形成了勞務關系,這種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故意克扣或拒付工資的做法侵犯了保姆的合法權益,保姆應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省社科院有關專家說,用戶應善待、理解、尊重保姆,有關部門也應為她們提供相應的法律保護和援助,讓保姆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新聞110』線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