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0日電 走進林口林業局前哨經營所,一股豐收的氣息迎面撲來。到處是雪花般正在晾曬的白瓜子,又黑又亮的葵花子,堆積如山的玉米棒子和剛剛打出來的育種黃豆,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年初以來,這個所就把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職工收入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來抓,想千方施百計為職工致富把脈開方。缺資金,經營所領導通過個人關系在農村信用社幫助職工貸款20萬元;缺技術,他們聘請林口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教授到經營所辦班講課,向職工群眾傳授科學技術知識,先後4次共培訓人員170餘人次;缺好種子,經營所與樺楠白瓜子種子公司聯系,親自把種子送到職工群眾手中,保證了種子的質量;缺銷售門路,經營所與客商簽訂了白瓜子、葵花子、黃豆育種等農業訂單,保證職工賣上一個好價錢。辛勤的努力和周到的服務與幫助,換來了職工群眾可觀的經濟收入。
職工陳貴忠去年種植20畝地黃豆,秋後一算賬,扣掉種子、化肥、人工、車工等費用,只剩了幾百元錢,還不夠第二年買種子化肥的。今年他在經營所的幫助下,種植了15畝地白瓜子,現在已經獲得豐收。看著眼前晾曬的白瓜子,心裡樂開了花。他說,就這收成和收購價格,還是種白瓜子合算,而且一畝地比種黃豆多掙200-300元錢,雖然今年種的地少,但是掙的錢可不少,是原來種黃豆的好幾倍,明年再也不用借錢種地了,還是調整產業結構好。
陳貴忠只是前哨經營所調整產業結構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今年這個所調整產業結構3470畝,其中白瓜子2700畝、玉米制種360畝、葵花子240畝、黃豆育種170畝,調整土地面積佔全所土地總面積的69%,今年全所職工群眾年人均收入有望突破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