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2日電 大興安嶺嫩江源森林一濕地生態定位研究站建設項目近日得到國家林業局批復,並被納入國家林業局生態監測網絡,與內蒙古大興安嶺根河生態定位研究站東、西部互補,構成全國最大國有林區完整監測體系。
大興安嶺林區是全球變暖最敏感的地區,是黑龍江和嫩江兩大水系的發源地。在這建設生態定位觀測研究站,將會為大興安嶺地區乃至我省生態示范區、生態示范省建設提供科學依據。該站位於大興安嶺東部林區南瓮河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寒溫帶與溫帶的過渡帶。以森林、濕地、凍土、島狀林為主要監測對象,研究內容廣泛。森林、濕地生態觀測兩者兼顧的站點目前全國僅此一家。
早在2005年,大興安嶺地區把這個站建設列入了重點科研項目,投入科研經費80萬元。承擔此項科研任務的大興安嶺地區林科所,現已選定南瓮河保護區具有代表性的落葉松林、白樺林、濕地島狀林、濕地4個類型作為綜合觀測場,完成了各種林型固定樣地的設置工作,對50多項因子進行了調查。在國家林業局生態定位站網絡管理中心的幫助下,從國外選購的首批先進儀器設備已全部安裝調試完畢並進行了數據庫建設。該核定項目總投資363萬元,全額由國家投資。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