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羅斯美術家協會第一副主席索羅明·尼古拉 |
![]() |
索羅明主席接受哈爾濱電視臺記者采訪 |
![]() |
索羅明作品《剛纔和誰在一起》 |
![]() |
索羅明作品《特維爾洲的面包師》 |
![]() |
索羅明作品《姆斯塔河上的傍晚》 |
東北網記者 黃健
索羅明•尼古拉是俄羅斯美術家協會第一副主席,人民畫家。在太陽島上落成的『中俄油畫藝術創作交流基地』的慶典上記者專訪了這位哈爾濱人民的老朋友。
哈爾濱將成為對俄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
索羅明主席說,哈爾濱人民淳朴熱情,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這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給了他許多創作靈感。俄羅斯與哈爾濱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傳統友誼,『中俄油畫藝術創作交流基地』的落成對進一步加強中俄文化藝術交流有著重要意義。索羅明主席願意作為傳播兩國文化藝術的使者,經常來和哈爾濱的藝術界進行交流,也希望俄羅斯的藝術家們能成為中俄友好使者,通過藝術交流,把俄羅斯人民的情誼帶給哈爾濱人民。
索羅明主席表示,他參加『中俄油畫藝術創作交流基地』的活動後,將回國與俄羅斯的眾多畫家商討與哈爾濱的長遠文化合作。此次一同來參加慶典的還有俄羅斯『莫斯科河』國家畫展公司總經理雷勃尼科娃•拉莉薩女士,他們都希望哈爾濱能夠發揮獨特的地緣優勢和俄羅斯藝術界有寬廣的合作。藝術沒有國界
索羅明在接受采訪時說,『中俄油畫藝術創作交流基地』的落成標志著兩國在藝術領域有更加廣泛的合作。明年將是俄羅斯的『中國年』,屆時,相信也會有許多中國畫家到我們國家的城市舉辦畫展,藝術沒有國界,藝術不需要翻譯,藝術比任何事情都更有助於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有助於人與人的和睦相處。這個基地此次展覽的作品代表了當代俄羅斯油畫的最高水平,相信一定能夠促進兩國間文化領域更深層次的交流。
他說,本次畫展展出的37位當代俄羅斯畫家的111幅優秀油畫作品,都屬於現實主義作品,既富有民族傳統底蘊,又洋溢著時代氣息。無論是意境深幽的自然景色、形態逼真的景物描繪,還是朴素真切的人物肖像,都可從中感受到俄羅斯精湛的繪畫藝術和水平。
相關背景:
索羅明·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1940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藝術家庭。1959—1965年,就讀於莫斯科國立蘇裡科夫美術學院油畫系,師從茨普拉科夫。1966年加入前蘇聯美術家協會。1975—1977年,與畫家因捷紮羅夫合作立體畫《瓦多克市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基羅夫市);1977—1979年,與畫家薩姆索諾夫合作《組建第一屆蘇維埃塔爾卡河會議》(伊凡諾夫市),並在1979年榮獲格列科夫金質獎章;1981年,榮獲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列賓國家獎;1983—1984年,舉辦個人畫展《為祖國服務》;1989年,在梁贊市舉辦個人畫展,同年被任命為格列科夫軍人藝術家工作室藝術指導;1991年,獲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藝術家稱號;1996年,在修復救世主大教堂壁畫的競標中獲勝;1996—1998年,赴印度(喜瑪拉雅)和洪都拉斯創作旅行;1997年,當選總統文化委員會委員;1996—1997年,投入頻繁的畫展和創作活動;2000年,為修復救世主大教堂壁畫而獲得謝爾蓋.拉多涅日斯基獎章;2001年,被選為俄羅斯美術院院士;2002年,參加紀念基督教2000年畫展;2004年,參加《俄羅斯藝術》畫展(莫斯科,中央藝術宮)。畫家的作品現陳列在多家博物館和美術館,並被外國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作為俄羅斯功勛藝術家,66歲的索羅明•尼古拉先生得過俄羅斯所有的美術獎項,是俄羅斯當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以列賓為代表的傳統巡回展覽畫派的代表人物。其父老索羅明,則是與列賓齊名的油畫大師。
索羅明在國內聲望之高,以致於1996年俄羅斯重建國內最大的東正教堂時,被委以重任,率隊進行內部的裝飾和繪畫工作,並且自己親手畫了許多畫,安放在教堂中,這一工程進行了整整四年,直到2000年纔完工。一個國家修建大型的教堂,邀請當代的藝術家負責美化,這是極大的殊榮,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大師都曾受過邀請,並成就傳世之作,比如米開朗基羅之於西斯庭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