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電 『××銀行通知:尊敬的用戶,您的銀行卡11月10日在大連市新安購物廣場消費7300元,將予扣除,請速與我行0411—39565970核對。』11日,哈爾濱市的巴先生險些被這條『消費提醒』短信騙走數萬元。
11日,當巴先生收到這條短信時不禁大吃一驚:自己近期從未去過大連,是不是銀行卡出了問題?他趕緊撥打了所謂的『核對電話』。電話那頭自稱是『銀行卡部工作人員』的人態度十分熱情,稱巴先生的銀行卡已被他人復制,而巴先生的其他銀行卡也可能被復制,並問其是否需要對銀行卡進行『密碼保護』。巴先生慌亂之下差點信以為真,但在妻子的提醒下,他撥通了大連的『114』查號臺,想和新安商場再核對一下,可『114』查號臺告訴他大連根本就沒有這個商場。巴先生這纔知道自己收到了詐騙短信,手握內存數萬元的銀行卡,他不禁暗自慶幸沒有上當。
據警方介紹,最近,哈市有不少市民收到類似的銀行卡詐騙短信,用以套取持卡人的卡號、密碼等私密信息,再通過制作假卡或者借助網上銀行轉賬等渠道,最終把持卡人卡裡的現金統統提走。
據有關銀行專家介紹,區分詐騙短信有如下方法:首先,詐騙短信通知消費明細,要求客戶回電確認。而銀行的短信通知內容一般僅限『部分卡號和扣賬或入賬金額』,沒有要求客戶核對的提示;其次,詐騙短信發送號碼多是8位,而銀行客服號碼都為『9』打頭的5位號碼;最後,詐騙短信會寫明具體的消費地點,而銀行發送的消費短信,均不會涉及具體的消費地點。此外,銀行發送的金額信息,都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比如7300元應為7300.00元,詐騙短信通常不會這麼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