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電 心理諮詢漸漸走入市民生活,然而心理諮詢師的自身素質卻不容樂觀。據了解,一些所謂的心理諮詢師僅經過兩年的職業學習,在其自身理論知識、執業技能都很淺薄的情況下,就開起診所、架起熱線,極容易對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產生誤導。
據了解,為了培養心理諮詢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心理培訓列為職業培訓項目,一些人經過兩年的培訓後,可拿到職業資格證書。然而『職業』資格證書並不等於『執業』資格證書,由於這個市場目前沒有統一的行業管理,一些人利用政策管理上的空子,就從事起了心理諮詢。據了解,哈爾濱市從事心理諮詢、治療的工作人員已達到四五百人之眾。
據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力教授介紹,心理問題與軀體疾病一樣,都是疾病。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而且自身要有健康的人格,以及廣博的社會學、醫學知識。在國外,從事心理諮詢、治療工作的人,學歷要達到博士以上,而且還要經過八九年的心理學實戰訓練,纔被允許從事這項工作。
陳力教授說,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心理健康越來越受人們關注,按需求來說,每5萬人中就應配備二三名心理諮詢師,而黑龍江省的心理諮詢師數量還遠遠不夠。但目前的問題是,應有相關的管理部門對這一行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對已取得心理培訓『職業』資格證的人進行再提高,以使他們真正具備一名心理諮詢師必備的素質,對心理問題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幫助。
據介紹,上海市對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作出的規定是,必須像醫生一樣取得執業資格證書方可從事這項工作。即凡是上崗的諮詢師,要參加市裡統一考試及技能考查,並由衛生廳出具執業證書,也叫執業注冊。而在黑龍江省,由於這項工作還沒有規范,使一些剛剛懂得點心理學知識的人,就趁機辦起了心理診所,由於自身素質一般,其對患心理疾病的人產生誤導或延誤疾病的事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