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電 12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學校性教育經驗交流與研討會上獲悉,小學性教育開展還存在家庭性教育缺失、沒有現成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困惑,小學開展性教育課舉步維艱。
家庭性教育缺失
據了解,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忽視了性教育,孩子對自己的性別認識很模糊。小男孩和媽媽一起進女浴室、女廁所的現象普遍。哈市工農兵小學性教育課教師李春雨說,他們學校一二年級的學生中就出現過男孩走進女廁所的現象。那名小男孩說:『為什麼小時候媽媽可以帶我去女廁,而學校的老師卻不讓?』
據了解,很容易回答的問題,許多家長不知道怎樣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我為什麼是女孩?看到一群小男孩比賽撒尿,我為什麼不能像男孩一樣尿得那麼遠?』
沒有現成教學模式
據了解,小學性教育課目前還沒有現成的教學模式,許多小學性教育課教師正在做這方面課程的探索。一位小學性教育課教師說,她最初嘗試過幾種教學方法:第一種是將男女生分開教學,集中整個高年級的男孩(或女孩)只講男孩(或女孩)的青春期生理知識,但孩子更想了解異性青春期的變化,經常私下議論,使性教育課變得更加神秘;第二種教學模式也是男女生分開教學,只是把異性的生理變化加入教學環節,男生知道女生青春期的變化後,總是搶著乾重活,不再說老師總是『偏心』女生了;第三種是將男女生安排在一起教學,結果,當問到學生『你們知道青春期嗎』,學生們馬上開始互相做鬼臉,接下來向學生介紹一段關於青春期男女生會出現的第二性征時,教室裡變得更加喧嘩了,不少男生更是笑成了一團,害羞的女生則低下了頭,這次課堂教學徹底失敗了。
幫孩子建立性觀念
牡丹江市第四中學性教育課教師孔玉華認為,性教育必須從零歲開始,要讓孩子從小像認識自己的眼睛和鼻子一樣,認識自己的性器官。當小男孩選擇吻的方式來表達對女孩子的喜愛時,老師不應該批評,而應當適當引導,告訴他怎樣表達同學之間的友誼和喜愛之情,不要因為表達方式不當而破壞了彼此的友誼。用握手的方式表達友誼是中國大部分兒童所接受的。
多種方式促進性教育課
小學性教育課教師李春雨說,多媒體教學的出現給性教育帶來了良好的效果,把男孩女孩生理變化過程用動畫或短片的形式展示給小學生。也可以用探討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使性教育課的教學氣氛更活躍。而為了給性教育課做好鋪墊,應該從解剖學的角度講性教育課,可以利用《胃腸的功能》一課,展示人體解剖模型,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胃、腸、肝、心、肺的位置,還可以了解人體的生殖器官。
青春期的少年兒童有很多心理困惑,包括小學三四年級的女孩出現月經現象,孩子都會驚恐萬分、不知所措。因此學校可以利用心理諮詢室,對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解答,校園論壇也可以設立心理互動板塊,學生也可以利用發短信的方式向老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