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林
半個世紀不解之緣
今年75歲的趙明孝感慨地表示,從最初接收『秋林』,總結、推廣『秋林』經驗,到回『秋林』擔任黨委書記、總經理,擔任哈爾濱市商委主任、哈爾濱市副市長,再到今天,他與『秋林』結下半個世紀的不解之緣。
趙明孝說,1953年,他與當時哈爾濱市商業局副局長管逸民作為中方代表,就接收『秋林』一事與俄方代表進行談判。那時,他是管逸民的秘書。經過半個多月的談判,雙方最終確定,由中國政府出資,從俄方手中整體收購『秋林』,包括當時『秋林』的房屋、設施、商品等。
據趙明孝講,接收時,除『秋林公司』外,還有『秋林公司』的附屬企業,一是糕點廠,一是酒廠,接收前『秋林』有一個熟食品加工廠,但接收時沒有。
秋林
曾是全國商業旗幟
趙明孝表示,老『秋林』曾經是全國商業的一面旗幟,能夠發展到今天非常不易,政府對『秋林』傾注了大量心血,『秋林』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趙明孝說,老『秋林』有很多好的經驗,在經營管理、規章制度建立、文明服務、店容店貌等方面有很多寶貴經驗。當年的東北貿易局、國家商務部都曾經要求全國商業企業學『秋林』。
據趙明孝介紹,老『秋林』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在產品經營、貨品管理、物料管理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規定,以保證企業的良好發展運作。在誠信服務方面,『秋林』也建立了嚴格的制度,如在商品出售過程中,不僅要求售貨員對商品質量進行檢驗,顧客取貨前,檢驗人員還要對商品再進行一次檢驗,以保證商品的質量。多年來,『秋林』有著良好的信譽。這也是『秋林』品牌的精髓之一。
秋林
不做商業做物業
趙明孝講,『秋林』賣給『溫州人』後,其經營正逐漸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和內涵,現在『秋林』把整體分割成一個個『小格子』出租經營,使原有『大商業』的優勢喪失殆盡,而變成一個物業主,做的不是商業而是物業了。
面對兩家爭奪『秋林』品牌,趙明孝表示,這是由於『秋林』在改制過程中存在失誤造成的。他希望大家能夠解決好紛爭,讓『秋林』這一老品牌得以保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