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12年無償獻血16100毫昇 如今窮困面臨截肢危險
2006-11-16 14:47:1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章海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6日電 獻血冠軍的遺憾:未滿2萬毫昇一個普通的建築工人,12年無償獻血16100毫昇,挽救了許多陌生的生命。他是鶴崗市無償獻血第一人,獲得了國家無償獻血金杯獎,至今還保持著該市無償獻血冠軍的頭銜。今年年初,失去工作的獻血冠軍得了嚴重的骨膜炎,左腿膝蓋疼得他無法走路和睡覺,全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醫生告訴他,如果不及時手術,他將面臨截肢的危險。13日,記者走進了這位普通工人的家裡,這位獻血冠軍說,他原來准備獻2萬毫昇血的,但現在這個目標卻遙不可及。

  開會途中進了獻血車

  13日,鶴崗市中心血站副站長李英晨領記者去找鶴崗市無償獻血冠軍宋玉華。

  路上,李英晨向記者介紹,12年前,宋玉華是鶴崗市第五建築工程公司一名鉗工。那時,鶴崗市還沒有中心血站,宋玉華找到正在組建中的血站負責人陳維信,要求無償獻血。中心血站成立後,宋玉華便成了鶴崗市第一個無償獻血者。那時,到醫院獻血都是有償的,宋玉華的舉動被別人說成是傻子。誰也未能想到,這位被別人誤解為傻子的人,無償獻血的韌勁堅持了12年。1997年10月,宋玉華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金杯獎。2001年11月,宋玉華又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2003年4月,國家表彰無償獻血功臣,宋玉華再次獲得促進獎獎勵。

  說起宋玉華,李英晨向記者講了個宋玉華獻血的故事。去年4月,李英晨領宋玉華去參加在桂林召開的全國無償獻血交流會。路過北京的時候,在王府井新華書店門前,宋玉華看到了一輛北京協和醫院的無償獻血車,他計算著自己上次的無償獻血日期,覺得又該可以獻血了,便進了獻血車獻了400毫昇血。

  獻血冠軍為腿病夜夜難眠

  宋玉華的家在遠離市中心的北大嶺,聽到有人來訪,宋玉華拄著拐杖下了炕,又被他妻子董麗梅勸上了炕。董麗梅說,『天這麼冷,家裡只有炕上熱乎,他這腿一冷疼得更厲害。你們不知道,他晚上疼得成宿成宿睡不著覺,止疼藥人家吃一片就管用,他吃六片也不當事。』說起自己的腿病,宋玉華一臉無奈。

  『去年8月一天夜裡,我下夜班騎自行車回家,被車給撞了。當時左膝蓋有點腫,我也沒當回事。不久,左膝蓋裡積水,疼得厲害了,把積水抽出來,消了炎。那時候自己忙裡忙外,又趕上孩子考上大學,到處給孩子借學費,也沒想到去醫院看看,孩子走了以後,病就重了。』

  宋玉華先到鶴崗市四家醫院就診,醫生都說他是骨質增生,可是吃藥打針就是緩解不了病情。拄著拐杖下地,走不了十步,宋玉華便疼得滿臉是汗。今年9月20日,妻子董麗梅領宋玉華到了哈爾濱,醫生給宋玉華做了仔細的檢查,最後確診宋玉華得的是骨膜炎。醫生告訴宋玉華,他這種病是因為膝蓋骨膜在有炎癥時沒有很好地治療和休息導致的,應該盡快做手術,置入人工滑膜。手術的費用取決於人工滑膜的選用,質量差些的手術費用也要兩萬元以上,過幾年滑膜損壞要重新手術。

  聽了醫生的介紹,董麗梅不住流淚,兩三萬元的費用對這個家庭來說是一筆巨款。兒子今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高校,家裡為了孩子上學,借了一萬多元外債,以後每年還要接連不斷地交錢。董麗梅早就從建築公司下了崗,宋玉華的單位去年與另一家單位合並了,宋玉華也沒了工作,夫妻倆靠在家裡擺兩張臺球桌糊口。記者在宋玉華家采訪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來玩臺球。董麗梅說,一天最多收過10塊錢,一般就是六七塊錢,連吃飯都不夠。為了給宋玉華治病,兩人一天只吃兩頓飯,生活消費已經壓縮到最低限度。

  在這樣的困境中,到哪兒給宋玉華弄這麼一筆手術費呢?

  血站為宋玉華緊急捐款

  11月2日,獻血冠軍宋玉華突遇病魔的消息被鶴崗當地媒體報道,鶴崗市中心血站站長陳維信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宋玉華12年中在血站無償獻血的情景在陳維信的腦海中一幕一幕地閃過。

  12年前,陳維信第一次遇到宋玉華,他記得與宋玉華有個簡短的對話。

  『我想獻點血。』

  『你是賣血呀還是無償獻血呀?』陳維信問。

  『獻血是救人,要啥錢呀?』

  『過幾天中心血站成立,你就在血站成立那天來無償獻血吧!』

  1994年4月8日,鶴崗市中心血站成立,宋玉華果然來血站無償獻血了,那次他獻了200毫昇,四個月後,他又獻血300毫昇。又過四個月宋玉華又來獻血400毫昇,宋玉華成了鶴崗市中心血站固定的無償獻血人。

  陳維信開始琢磨,宋玉華是名普通的建築工人,文化也不多,他為什麼要參加無償獻血呢?

  一次,在與宋玉華聊天中,陳維信揭開了宋玉華堅持參加無償獻血的『秘密』。

  那還是1989年的時候,宋玉華單位的一名工人負重傷手術,急需輸血。醫院給單位下了用血的通知,單位當時在開會,會上隊長號召大家給那名工人獻血,當時宋玉華舉了手,可是會場沒有第二個人舉手。這給宋玉華很大刺激,『如果我是那名受傷的工人,我該多傷心!』那時,宋玉華暗暗發誓,自己要做一個無償獻血的人。

  陳維信想,『宋玉華一個普通的工人能默默無聞地堅持12年幫助他人,現在他有困難了,社會應該幫他一把!』陳維信把媒體的報道和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血站的幾位領導,血站決定緊急為宋玉華捐款。』3日一上午,有30人的鶴崗市中心血站,就為宋玉華捐款3000元。當天,這筆捐款就送到了宋玉華手中。2萬毫昇的遺憾

  采訪宋玉華的時候,宋玉華說他有個心願,他想實現個人無償獻血2萬毫昇的目標。

  宋玉華說,剛參加無償獻血的時候,真的很困難。妻子反對,父親阻止,單位同事的冷嘲熱諷,他都堅持下來了,『我不想圖什麼名,我只想自己一生中能為別人做一點兒事情而心安。』

  『為什麼要獻2萬毫昇呢?』記者問。

  宋玉華憨然一笑,『也沒什麼,我覺得2萬是我一生的一個目標,沒有完成就像欠了一筆債。可是現在卻去不了血站了。』宋玉華說,『如果我病好了,我還要實現自己的目標。』

  宋玉華的妻子董麗梅說,前些天民政部門聽說宋玉華生活艱難,特地來調查,並答應給我們家納入低保。這讓宋玉華病痛的臉上露著笑容。董麗梅告訴記者,這兩天宋玉華夜裡腿疼得睡不著覺的時候,一直在寫感謝信……

  (生活報)

  往日新聞>>

責任編輯:顧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