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7日電 國務院16日下午召開全國深化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煤炭資源探礦權、采礦權將一律以招標、拍賣、掛牌等市場競爭方式出讓,收取資金將用於地質勘查和解決國有老礦山企業的各種歷史包袱問題。作為改革試點省份,副省長申立國就我省促進煤炭資源整合、完善礦業權市場建設和加大對國有煤炭礦山企業的扶持力度,推動有償使用工作深入發展在會上作了發言。
據悉,自2000年以來,我省結合煤炭行業關井壓產和礦山安全整頓依法關閉了一批小煤礦,使全省煤礦數量從1998年的4876個減少到目前的1585個。把煤炭資源整合作為工作重點,制定下發了煤炭資源整合工作方案,並依據礦產資源規劃編制了重點煤炭礦區的礦業權設置方案,資源整合工作將於2007年第三季度前全面完成。
我省已初步建立了礦業權有償出讓管理、收益分配和價款評估確認制度,形成了主要礦種的基准礦價體系。目前新設探礦權和采礦權全部采取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出讓,煤炭資源有償使用覆蓋面達95%以上。幾年來,全省共有償出讓探礦權和采礦權4983宗,收取價款12.8億元,其中,有償出讓煤炭探礦權93宗,收取價款1.57億元,有償煤炭采礦權1446宗,收取價款4.88億元,包括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內的煤炭礦山企業均實行了礦業權有償使用。
為解決國有大中型煤炭礦山企業存在的包袱沈重、機制不活、發展乏力等問題,我省圍繞結構調整主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支持國有煤炭礦山企業改制重組。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補助資金64億元,對18戶資源枯竭煤礦實施了政策性破產,核銷企業歷史性債務67.2億元。大力推進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組建龍煤集團,優化了資產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制定了改制重組及破產的煤炭礦山企業資源資產化處置政策,使被改制企業原來賬面上未反映的80億元煤炭資源價值得到顯現化、資產化。二是增強煤礦安全生產能力。今年安排1億元煤炭安全技改配套資金支持企業技改,國有重點煤礦安全生產狀況明顯改善,特別是『一通三防』和瓦斯綜合治理利用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三是加大煤炭資源勘查力度。近三年來,省財政共投入資金2.5億元,開展優勢煤種和重點煤炭礦區的勘查工作,預計新增資源儲量20億噸;啟動了危機礦山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和勘查工作,為四大煤炭礦業集團規劃了資源接續區,增強了國有煤炭礦山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目前,全省國有煤炭礦山企業絕大多數實現了扭虧為盈,2005年龍煤集團盈利11.4億元。
通過深化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我省煤炭工業將走出一條資源利用率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