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7日電 『種了20年地,數這幾年順當。』看著滿院子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劉彩華開心的笑了。今年她種了水稻120畝、大豆200畝、玉米150畝,在雙城市周家鎮東躍村,她是種地最多的農民。
劉彩華家今年稻子收完在地裡就被拉走了,34噸大豆是給農科院繁育的種子,她直接送到了農科院。
『能種會賣』是劉彩華與很多農民的不同之處。劉彩華家的玉米質量好,粒大水分小,拿在手裡沈甸甸的,這樣的玉米,能賣上好價錢。玉米質量好壞,最重要的是品種,劉彩華的玉米種子,多年來都是東北農學院和農科院的教授推薦的,她與那些教授打交道十多年了。
『現在是趕上好時候了。』劉彩華感嘆,前些年『憋糧』的時候,玉米價比現在低一半,還沒人買。這『好時候』是什麼時候來的,劉彩華說自從村裡牛、雞、豬多了以後。500戶的東躍村現在有牛1800多頭,雞8萬只,豬上萬頭。『憋糧』那咱,村裡的牛、雞、豬數量都不到現在的一半。東躍村共有耕地12300畝,種玉米9000畝,這些糧食本村用都不夠,連玉米秸都消化了。
陶信元說村裡的養殖戶都有『靠山』,以前養牛的靠雀巢公司,現在又加上了一個娃哈哈集團,養雞的有新勝蛋禽批發大市場牽頭,養豬的有雨潤集團收購。有這麼多養殖戶支著,種糧戶糧食也不愁賣。
『不只是本村用,外來的那些工廠用量也大。』劉彩華接過陶信元的話茬。今年玉米價高,與附近的幾個糧庫替菊花味精和旺旺集團收購玉米有關,這兩個企業一年就能轉化糧食45萬噸。
劉彩華這兩個月喜事不斷,上個月她獲得了2006年度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劉彩華獲獎金為3萬元人民幣,並代表全國50位獲獎者發言,她是哈爾濱市第一位獲得該項獎勵的種田大戶。
這個月初,她獲得了雙城玉米高產大王二等獎,捧回家一臺25寸彩電,雙城此舉是為了鼓勵農民種植優質高產玉米,為畜牧業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