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電 由黑龍江省精神文明辦、《生活報》等單位發起的鄰居節活動,正成為黑龍江省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平臺。歷時5個多月,覆蓋3175個社區,數百萬群眾直接參與活動,剛剛閉幕的全省首屆鄰居節在龍江大地掀起了親鄰熱潮。在全省范圍內舉辦鄰居節,這在全國也是首次。
一封讀者來信引出鄰居節
『樓住的越來越高了,可鄰裡關系卻越來越疏遠了。』從2004年開始,《生活報》編輯部就不斷接到讀者來信反映說,現在的鄰裡關系越來越疏遠。一名市民在來信中講了這樣一段經歷:兩年前他舉家從哈爾濱市道外區搬到了南崗區一新小區,一天愛人回家時在家門口遭劫,高聲呼叫求救,居竟無一人出面相助。與這位居民經歷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他們都提出了建設相互幫助、相互守望的和諧鄰裡關系的建議。
讀者反映越來越強烈的鄰裡關系問題,成了生活報采編人員議論的熱門話題。生活報在哈市300多個社區內進行了民意調查,並對南方一些發達地區開展鄰居節的先進經驗進行總結。2005年6月,生活報與省精棉文明辦、哈市民政局等單位一起,在哈爾濱市發起開展鄰居節活動。活動籌備過程中,生活報不但征求了省市區相關部門的意見,也廣泛采集了普通居民的呼聲。
鄰居節活動一開始就在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到半月的時間,編輯部就接到市民來信近3000封,接待來訪市民千餘人。哈市的300餘個社區,都通過各自的形式配合活動開展。鄰居節活動不但引起我省媒體的關注,相關報道在全國網絡媒體廣泛傳播。
緊扣『和諧』區街積極響應
開展鄰居節活動,生活報明確了『以點帶面、以面促面』的推進思路。生活報編輯部與哈市多個社區事先溝通,並在道外區仁裡地區首先搞活動。其後,活動在道外區大面積展開,道裡區、南崗區、香坊區,以至松北新區都先後加入進來。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哈市參與開展鄰居節主題活動的社區佔到社區總數的80%以上。群眾歌手賽、社區秧歌賽、庭院運動會、敲門日、形象大使評選等一系列活動,掀起了群眾性的親鄰熱潮。生活報以一百多個版面,通過鄰裡故事、金點子、征集節徽、節歌等形式,進行宣傳報道,並在2005年10月16日在北方劇場舉行了鄰居節閉幕晚會,使2005年的鄰居節活動達到了高潮,並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認可。
順民意設置全省鄰居節
『開展這項活動很有創意。可先開展好活動,有了一定基礎時再考慮設置全省性節日問題。』2005年的哈爾濱市鄰居節受到省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專門作出了批示。省精神文明辦在哈爾濱市鄰居節對哈市道外區、道裡區、南崗區等幾個舉辦活動情況比較好的區進行了調研,聽取相關專家、學者的意見,與街工委書記和社區主任座談,和普通居民面對面嘮家常,總結了鄰居節活動經驗。
今年4月25日,省精神文明辦下發了《關於在全省開展鄰居節活動的方案》,明確指出,鄰居節活動要『突出以民為本,突出自教自助自娛自辦,突出城區、社區指導、新聞媒體引導,突出量力而行、務求實效的原則,推動廣大市民共建文明家園,共樹文明新風』。全省首屆鄰居節於6月25日啟動後,生活報繼續發揮媒體的倡導和組織作用,各地市文明委和相關部門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親鄰活動,連遠在北疆的漠河縣也組織了鄰居節特色活動。
『鄰裡相見招招手,誰有困難幫幫手,美化環境動動手,社區安全聯聯手,文體活動牽牽手』,哈爾濱市開展的『五手互動』得到市民廣泛認可。
道裡區組織百個社區同時舉辦趣味運動會,建愛心門鈴、雷鋒信箱、互助綠卡、開心廣場,增進鄰裡親情。道外區舉行了『快樂一天』活動演示會,110個社區普遍開展主題活動,居民間的鄰裡關系越來越好。哈市540多個社區被調動起來,普遍開展了鄰裡懇談日、社區勞動日、扶貧濟困日等『社區三日』活動,各區還結合各地特點,開展了單元見面日、家庭互訪日、鄰裡懇談日、扶貧濟困日、敲門日等活動。
鄰居節活動給社區帶來了一些富有深意的變化:有事知道找誰幫忙了,一些鄰裡糾紛悄然化解:管閑事的人多了,不文明行為少了……鄰居節期間,很多居民在受助和助人之後,激動地說:世上還是好人多,還是做好人好。
讀者建議成為固定節日
11月21日,全省首屆鄰居節在黑龍江電視臺2800平方米演播廳圓滿落幕,並頒發了鄰居節活動組織獎、形象大使獎、好鄰居獎。省內外多家媒體對晚會進行了報道,社會反響強烈。
近曰,生活報的熱心讀者紛紛來電話詢問,下一屆鄰居節怎麼搞。他們希望鄰居節不要搞成『一陣風』,要將其『長期固定下來』,形成一種民間節日。一位市民在來信中說,鄰居節是一種寓教於樂、群眾能廣泛參加的大型活動,比起宣傳標語、口號和簡單的文件更具有現實意義。固定的鄰居節對於建設和諧社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