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餓死"胃腸癌細胞 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篩選出控制癌細胞的抑制劑
2006-11-28 09:30:4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媛媛 記者 董艷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8日電 相對於人類很多正常組織細胞來說,癌細胞是可以永生不死的。日前,哈爾濱市腫瘤專家經過10年潛心研究,在抑制癌細胞永生化方面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動物實驗表明,如果控制住了一種被稱為『癌細胞永生不死?』的物質,實際上也就可以『餓死』癌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最終目的。目前,這項研究居國內領先,已經在國內外權威雜志上發表9篇論文,並獲2006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這項研究是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王錫山教授帶領的課題組開展的。從1996年開始,該課題組就開始了一項名為『以端粒?為新靶點研究胃腸癌的生物治療方法』的科研攻關。

  據王錫山教授介紹,人體正常細胞都有相對短暫的生存期,而有一些特殊的細胞卻有較長的生存期限。絕大多數種癌細胞都含有一種名為『端粒?』的物質,由於它能令癌細胞無控制地進行擴增瘋長,造成癌細胞永生不死,因此被稱為『癌細胞的永生不死?』。而在很多健康的成人細胞中,這種?處於休眠狀態。因此,從理論上說,如果我們能夠控制『端粒?』的產生,就可以阻止癌癥細胞的永生化及腫瘤的形成。

  從1996年開始,王錫山教授和他的課題組開始在胃腸癌中進行了『端粒?』活性檢測。研究發現,臨床胃腸癌標本中『端粒?』活性高達90%以上,與正常組織的5%~10%的差別十分顯著,可見『端粒?』活性檢測可作為胃腸癌診斷的輔助性方法。從2000年開始,他們又篩選出有效的『端粒?』抑制劑,開展抑制胃腸癌細胞生長的實驗研究。研究者在實驗組和對照組裸鼠(沒有免疫力的鼠)身上分別種上了癌細胞,當腫瘤長到了0.5厘米時,在實驗組裸鼠身上開始用『端粒?』抑制劑,而對照組則不用。2周後,從腫瘤的重量、體積上看,實驗組裸鼠身上的腫瘤都不再增長,甚至明顯縮小,而對照組裸鼠身上的腫瘤仍繼續瘋長。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