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消息:記者從省疾病控制中心了解到,自1993年黑龍江省發現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來,截至今年10月,黑龍江省已發現385人感染了艾滋病,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8例。
12月1日是第1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今年黑龍江省將在12月1日至7日期間對市民進行『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並圍繞今年的宣傳主題,開展一系列宣傳、諮詢、檢測活動。近日,記者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了解了黑龍江省艾滋病疫情的變化曲線,以及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政府以及多家單位付出的艱辛。
『艾』情回顧
13年中病例飛昇到385例
1993年,黑龍江省發現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此後每年都會發現不同數量的艾滋病患者以及感染者。2001年,哈市傳染病醫院收治了第 一位艾滋病病人。
這名患者是雙城某鎮的農民,1987年到1994年曾到河南等地賣過血。他到醫院後已經是艾滋病晚期,中途曾放棄治療回家,卻被鄉親們用髒水和石頭趕回醫院。2002年1月30日去世。
記者從黑龍江省疾病控制中心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
截至2004年10月,黑龍江省累計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88人,發病率較上年同期增幅近50%。
截至2005年6月底,黑龍江省累計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247人,其中發病64人,死亡36人。
截至2005年9月,黑龍江省累計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261例。
截至2005年11月20日,黑龍江省累計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277人,其中發病的有79人(其中38人正在接受治療),佔總感染人數的28.52%;死亡39人,佔總感染人數的14.08%。
截至2006年初,黑龍江省已累計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291例,其中病人80例,死亡40例。
截至2006年10月,黑龍江省已累計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385例,其中病人106例,死亡46例。
『艾』情發展
已進入快速增長期
『今年黑龍江省又新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0餘例,防艾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研究所的所長劉延成這樣說。
在分析13年來黑龍江省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點時,劉所長介紹說,從流行情況來看,黑龍江省艾滋病疫情的發展概括起來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93年到1994年之間為傳入期,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感染者和發病者都是零星的,感染者主要以歸國人員為主。
第二個階段是1995年到2000年為播散期,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感染者和發病者逐漸增多,而且范圍逐漸擴大。在有償獻血人群、吸毒者和性亂人群中均發現感染者。
第三個階段是2001年起,為快速增長期。HIV感染者大幅度增加。1993年至2000年間平均增長速度為34.5%,2001年至2005年平均增長速度達80%以上。
『艾』情現狀
感染者九成為青壯年
截至今年10月,黑龍江省13個地市都有艾滋病病例報告,共385名,在這些艾滋病感染者當中,男性286名,女性99名,男女比例為2.88:1;在所有感染者中,15歲至49歲的青壯年感染者為355名,佔總數的92.2%。
黑龍江省屬艾滋病低流行區,但也存在著許多與其他高流行區相似的高危人群及高危行為。由於不安全性行為的增多,黑龍江省經性傳播艾滋病的比例上昇十分顯著。監測數據顯示,男男同性性接觸者的感染率達1.5%,部分地區暗娼人群的感染情況也較為嚴重。疫情資料顯示,經性傳播感染者人數佔全部報告病例數的比例從1993年至1999年的19.6%上昇到2000年至2005年的30.2%。今年上半年監測發現,經性傳播感染人數佔發現總病例數的54.7%。另外,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持續上昇,黑龍江省已經出現母嬰傳播和家庭內傳播,這表明艾滋病正在從高危人群(如靜脈吸毒者,暗娼及男男性接觸者)向一般人群擴散,疫情存在著進一步蔓延的危險。
『艾』情防治
篩查實驗室增至245個
黑龍江省開展了多項防治措施有效遏制艾滋病,主要包括宣傳教育、組織篩查、有效救治、及時阻斷、積極預防、高危乾預等多項措施。
近幾年來,黑龍江省逐步加大對有既往供血史人員、吸毒人員、性病病人、出入境勞務人員、供血人員等高危人群的免費自願檢測的工作,同時在全省開展自願免費檢測工作,目前全省已有6萬餘人進行自願免費檢測,其中20餘人被檢出陽性。
到目前為止,黑龍江省擁有1個艾滋病抗體確認實驗室,13個艾滋病抗體篩查中心實驗室和245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它們分布在省、市、縣級防疫、醫療、婦幼保健、檢疫、計劃生育、血站、性病防治、醫學院校等單位。黑龍江省在五類人群中已建立了30個HIV監測點,分別對性病門診就診者、女性有償性服務者等高危人群開展監測。
全省各地疾病控制中心開展免費自願諮詢監測,14個指定收治艾滋病患者的醫院,已為35名患者進行了免費抗病毒治療。『全省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也已經啟動。『農民工』這一城市中最龐大的流動大軍,也正式被納入『防艾』宣傳的網絡中。
艾滋熱線:諮詢者六成有心病
近日,一家預防艾滋病機構對今年前11個月的熱線話務量做了統計,六成以上諮詢電話都涉及到一種被稱為『艾滋病恐懼癥』的內容。
據了解,這家名為黑龍江康同工作組的民間機構,多年來一直從事黑龍江省的艾滋病預防、感染人群的臨終關懷等工作。據主持這條熱線的專家之一、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生顏紅海介紹,撥打熱線的人中,30歲以上和20歲以下的人群更容易有恐懼癥,『前者是因為他們對艾滋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因為工作原因涉及的社交活動比較多,存在高危行為的可能性更大;後者是因為對艾滋病知識基本不懂,很多人剛剛進入同性戀社區,對自我關注程度比較大,所以也會來諮詢。』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位來自湖南的年輕人每周都要撥打一次熱線『求證』,顏紅海說,『他這樣做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疾病,醫學上稱之為艾滋病恐懼癥。』據介紹,這個年輕人大學剛畢業,在校期間曾經有多個性伙伴,而其中一個男友又有靜脈注射吸毒行為,他總懷疑自己被傳染,先後到醫院做了五六次艾滋病抗體檢測,並不斷地打電話給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艾滋病諮詢熱線。
顏紅海表示,艾滋病恐懼癥是一種混合性神經癥,表現為焦慮、疑病、恐懼、強迫、抑郁癥中一種或幾種癥狀的組合,嚴重者可出現自殺。『這種病癥反映出他們的性格缺陷。面對這一群體,除了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寬容外,還要向他們提供擺脫艾滋病恐懼癥的心理學支持,同時,社會上要大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這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顏紅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