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2月3日電 題:『換屆』不應成為機關低效率的借口
眼下,正是一些地方換屆之時。記者前後兩次到黑龍江某市同一個部門采訪,相隔一個月時間,但是都沒有找到負責的乾部。工作人員答復:"現在正在換屆,好多事情定不下來,等新領導來了以後再說吧。"從工作人員理直氣壯的態度中,記者看到一個不正常的現象:換屆,正在成為某些部門工作人員低效率的借口。
因為單位面臨領導乾部變動、個人面臨崗位變動,一些重大決策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難以避免。但是,連一些日常工作也被擱置下來,特別是一些行政職能部門、為老百姓辦事的窗口部門也處於半停頓狀態,該審批的事沒人審批,該決策的事沒人決策,辦事效率急劇下降,則斷不應該。
換屆當口為什麼會成了工作的"低效期",甚至導致有些工作"斷檔"?歸結起來無外乎幾方面情況。一是面臨變動,人心浮動。個別乾部忙於"活動",四處為自己的下一步安排探消息、找門路,處理工作的時間打了折扣。二是一些即將任滿的乾部考慮"後事",心灰意冷,寧可把一些事情留給繼任者。三是有些乾部順水推舟,借坡下驢,對手頭上一些棘手或敏感的"麻煩事"拖延處理,推陳"待"新,免得自己承擔失誤的風險。
不管屬於哪種情形,都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更影響了黨政機關部門在群眾中的形象。究其實質,都在於這些乾部視個人的進退上下,重於履行工作職責,重於黨和人民的利益。官本位思想和消極意識,使他們顧及更多的是自己的仕途、政績和崗位得失,缺少真正的公僕精神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這也是有些乾部心浮氣躁、作風不實的具體表現。
黨政部門的工作是一項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業,越是在"接棒"的關頭,越是要保持心態不慌、節奏不慢、步伐不亂、方向不偏;越是在新老交替的過程中,越是要保持旺盛的精神,使各項事業保持生機和活力。黨政換屆、領導乾部調整都是事業的需要,也是正常的過渡,各級領導乾部應當以坦然與平和的心態對待,全心全意、一如既往地乾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