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電 今天出版的哈爾濱日報發表了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孟廣遂的文章《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全文如下:
今天是第六個全國法制宣傳日,也是『五五』普法的第一個全國法制宣傳日。今年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是『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這一主題的確定對於深入貫徹落實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開展『五五』普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社會。民主法治是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征,法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和保障。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充分發揮法制在促進、實現、保障社會和諧方面的作用。』法制宣傳教育承擔了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律精神,培養法制觀念,引導法制行為的重要職責,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形成全體公民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這對新時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要大力宣傳憲法,在全社會普及憲法知識,牢固樹立憲法觀念和憲法權威,使各級領導乾部和公務員不僅能進一步紮實掌握憲法的基本知識,樹立忠於憲法、遵守憲法和維護憲法的自覺意識,而且成為自覺遵守憲法,忠實執行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的典范;使廣大公民進一步了解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生活的基本原則,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權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促進以憲法意識為核心的公民意識的逐步形成。
『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要通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不斷增強領導乾部和公務員的法律觀念和法律素質,提高各級政府和部門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和處理矛盾的能力,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要通過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質,引導群眾合法、負責、理性、有序地來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要通過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律精神,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形成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守法用法的一種社會氛圍,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的社會風尚,為和諧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
今年是『五五』普法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要充分認識法制宣傳教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貫徹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素質和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