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電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師長的引路、教導極為重要,甚至會影響人的一生。在哈第68中學學生麻雪靜的心裡,讓她最刻骨銘心的是,在兩年多的時間裡,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讓她圓了自己的求學夢。班主任車紅軍和同學們用脊背,承載起她的希望,讓她享受著學習的快樂。
殘疾女孩要當『張海迪』
跟隨著車紅軍老師,走過哈西地區機聯三道街廢棄的工地、荒草甸子,坑坑窪窪的路走了半個多小時,記者纔來到了麻雪靜的家———一處矮小昏暗的『偏廈子』。在家徒四壁的小屋內,雪靜的媽媽說,家裡的被子還是自己在黑大當清潔工時,畢業生臨走時不要的。記者看到,破舊不堪的桌子上擺放著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看見老師和同學來看自己,雪靜顯得格外興奮。她告訴記者,這是一位好心的大學生送的,她把這本書讀了好幾遍,自己想當第二個自強不息的張海迪。
1997年,小雪靜被查出患有酸性纖維瘤,腫瘤的迅速生長導致她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臀部腫瘤引起的劇烈疼痛,讓她整夜整夜無法入睡。雪靜16周歲,可體重只有25公斤。9年來,雪靜以超人毅力堅持學習,成績一直排在全年級的前30名,尤其在英語和語文上,她更是班級裡的佼佼者。
女教師背起學生的求學夢
一提到車老師,文靜內向的雪靜立刻話多起來。她指著桌子上的果珍、牛奶說,這都是車老師給我買的,老師還經常給我媽媽錢,讓媽媽給我買好吃的,每年過年老師都給我新衣服,還給我100元的壓歲錢。一說到自己的學生,朴實的車紅軍總會露出微笑。今年34歲的車紅軍,為了一直把孩子們帶到畢業,生孩子的計劃一推再推。
車紅軍至今忘不了兩年前雪靜拄著雙拐剛到班裡的情景。這個身患疾病的孩子,顯得特別敏感。為了樹立雪靜的自信心,車紅軍總是在班級裡表揚她,讓大家學習她身殘志堅、鍥而不捨的精神。腿不方便的小雪靜非常懂事,為了少上廁所,早晨不敢吃稀飯,學習一天也不喝一口水。見此情景,車紅軍心裡感到一陣酸楚。她告訴雪靜,你盡管吃飯喝水,想上廁所老師背你去。每到課間,車紅軍背著麻雪靜上廁所,幫她脫褲子提褲子,從來就沒有嫌過麻煩。由於腫瘤惡化,雪靜的患處不斷向外流膿,車紅軍每天下課後還經常親手為她換藥。
開學沒幾天,雪靜的母親就找到車紅軍說:『老師,我們不念了,家裡實在沒錢了。』車紅軍聽了,馬上向學校反映雪靜的情況。得知雪靜的特殊情況後,校領導決定減免除必需費用之外的一切學雜費;車紅軍還帶頭為麻雪靜捐了1000多元錢,幫助她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她告訴雪靜的母親,雪靜上學期間的書本費等其他費用她都包了,一定要讓孩子上學。
半年後,雪靜體內的腫瘤復發惡化,臀部到胯部新長出的腫瘤,讓她行動更加不便。忙於打工的父母再次想要雪靜放棄學業。車紅軍的心被刺痛著,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這個苦命的孩子,讓她插上理想的翅膀飛起來。她主動找到麻雪靜的母親說:『你們千萬不要放棄,有困難,咱們一起想辦法。你們要打工掙錢,我和同學們來接送她上下學。』
第一次背自己回家的情景,讓雪靜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感動不已。那天是半天課,同學們都回家了,因為媽媽打工不能請假,教室裡只剩下雪靜一個人。車老師拉著雪靜的手說;『別難過了,走,老師送你回家。』體重不到50公斤的車紅軍背起雪靜,吃力地往她家走去。這是一條土路,平時就十分難走,剛下過雨,路面更變得泥濘不堪。一腳踩下去,不知道踩到的是泥還是糞。半個小時的下坡路,車紅軍早已氣喘吁吁,豆大汗珠順著臉往下淌。把雪靜背到了家,她也累得幾乎要虛脫了。
愛心接力棒傳遞真愛
作為一名平凡普通的教師,車紅軍不僅傳授給學生知識,更教給了他們做人的道理。為了更好地幫助雪靜,她要帶動更多的人來呵護關心這個女孩,讓她真正體會到集體的溫暖,讓孩子留戀校園。
第68中學位於哈西尤家街,屬於城鄉交界處,生源多是農民工子女。車紅軍告訴記者,母親不止一次求自己別再當老師了,因為每個月1000元的工資都要拿出幾百元給學生買換季衣服、買午飯,還經常把學生帶回家輔導功課。車紅軍的生活並不富裕,結婚多年剛剛貸款買了房子,用她自己的話說,誰也不是跟錢過不去,但他們是我的學生,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挨餓、挨凍啊。
『要教育好學生首先就要愛他們』,這是車老師的座右銘。作為一個教師,她用無私、友愛的言行感染著身邊的學生。漸漸地,班級裡發生了變化,幫助麻雪靜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事了。雪靜的腿不方便,課間上廁所時每次都由兩個女同學攙扶,一路下來3個人都會滿頭大汗。為了讓雪靜能夠和同學們一樣參加集體活動,班級中的高個子男生每次都爭先恐後地搶著背雪靜上下樓。
上學期的生物結業考試,班級裡的同學被分到距離很遠的兩個考場,不巧的是,班級裡的高個子男生都和雪靜不在一個考場。讓雪靜十分感激的是,這些男同學決定起個大早,先把雪靜送到考場,他們再趕回自己的考場。那天早上正下著雨,同學們從家裡推來自行車,後座上還綁著個很厚實的棉墊,打著傘,扶著雪靜坐在後座上。走到考場時,他們的衣服早就濕透了,可雪靜卻一點都沒淋著。
溫暖大家庭點亮希望的燈
為了更進一步弘揚愛心,初三一班的42名同學成立了『愛心服務站』。同學們的一項日常任務,就是每天輪流接送雪靜上下學,參加課外活動。前不久,為了幫助雪靜,全校師生又為她捐款4000餘元。
記者趁午休時間,走進了初三一班的教室。只見後面的黑板報上寫著『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幾個彩色大字,醒目之外透著溫馨。說到麻雪靜,同學們立刻放下吃得正香的午飯,圍過來告訴記者:『阿姨,我們想讓她痊愈。我們要想辦法掙錢給她看病。』班級裡的『畫神』李靖思說,我畫畫得好,這幾天我畫了好多幅,星期天我到市場上去賣,賣的錢給雪靜治病。學生們發自肺腑的一句句真誠話語,令人動容。這樣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怎能不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正是這些可愛的孩子,為雪靜的生命點燃了一盞希望之燈。